吡噻菌胺组成结构、作用功能详解.docx
《吡噻菌胺组成结构、作用功能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吡噻菌胺组成结构、作用功能详解.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口比嚷菌胺(Penthiopyrad)是一个新颖的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杀菌剂,由日本三井化学于1996年开发,2007年1月,三井化学授予杜邦公司在美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市场开发权。三井化学向杜邦提供叱瞳菌胺,而杜邦公司负责登记和销售其制剂产品。其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于2016年4月10日专利到期。目前国内只有日本三井化学持有登记证。毗瞳菌胺化学名称为:(RS)-N-2-(1,3-二甲基丁基)-3-嚷酚基-1-甲基-3-(三氟甲基)-1H-叱嘤-4-甲酰胺,分子式:G6H20F3N3OS分子量:359.41,结构式为:作用机理口比嚷菌胺和其他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
2、杀菌剂作用机理类似,常被用于水果、蔬菜及草坪等众多作物。作用于病原真菌呼吸系统的复合体,靶标为琥珀酸酯脱氢酶(SDHI),从而抑制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起到杀菌作用。叱嚷菌胺具有渗透和内吸作用,对真菌病害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防治病害毗瞳菌胺杀菌谱较宽,可以防治谷物类:如大豆(炭疽病、叶斑病、斑枯病、灰斑病、茎枯病、锈病、菌核病);玉米(炭疽叶枯病、玉米灰斑病、叶斑病、锈病、玉米褐斑病菌);大麦(大麦云纹病菌、斑枯病);小麦、燕麦、黑麦(颖枯病、叶枯病、叶锈病、秆锈病、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棉花(铃腐病、叶斑病、褐斑病、苗期根腐病);高粱(锈病);油菜(黑斑病、菌核病);甜菜(叶斑病、白粉病、锈
3、病、种子病害);向日葵(叶斑病、白粉病、锈病、斑枯病、菌核病),马铃薯、甘薯、山药(黑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菌核病、种子病害)及果树、蔬菜、草坪等病害。国外发展相对于中国的冷淡,叱喔菌胺在国外的战略布局可谓是如火如荼。毗喔菌胺现已在全球约30个国家登记和上市,其中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欧盟14个成员国等。口比暖菌胺可用于许多作物,尤其是北美的果树和蔬菜市场,欧洲的谷物、果树和蔬菜市场,是叱暖菌胺聚焦的重要市场。2013年,先正达获得杜邦授权,准入叱嚷菌胺市场。其后,先正达在美国和加拿大上市了叱暖菌胺产品Ve1ista50WDG,用于草坪。虽然近年来复合增长率较高,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吡噻菌胺 组成 结构 作用 功能 详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