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布丁学书法史》99:《中国书法史》:东晋的法书收藏.docx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99:《中国书法史》:东晋的法书收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着布丁学书法史》99:《中国书法史》:东晋的法书收藏.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书法史:东晋的法书收藏原创2023-10-1519:56谈艺录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刘涛先生于卷末的第十五章介绍了东晋南北朝的法书收藏与鉴定。本文先读概说部分与东晋,东晋不涉及鉴定,只有收藏史记录。收藏法书名迹的风气,明确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后期,但却不是指收藏家的事迹,而是指书法家陈遵的事迹。汉哀帝时,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陈遵以豪侠闻名于世,封侯居于长安,陈遵”略涉传记,赡于文辞,性善书,与人尺牍,主皆藏去(弃)以为荣。”显然,他也是书法名家,但更多是因为他为人的原因,他的书迹多为人收藏。(陈遵画像)到了东汉前期,帝王也收藏书法名家的书迹。宗室敬王刘睦“能属文”,“又善史书
2、,当世以为楷则。及病寝,(明)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而赵壹非草书里记载说西北地区的俊彦之士梁孔达、姜孟颖“慕张生(芝)之草书过于希孔、颜。”喜欢书法作品,胜过对于孔子、颜渊的挚爱。这两位学张芝书法,手中当然有收藏张芝的作品。而他们的弟子,又学他们的书法,学习样本,自然应当又是这两位的书迹藏品。总之,汉朝人收臧名家的书法,有的“以为楷则”,是作为书法的范本;有的“以为秘玩”,是为了欣赏笔迹的美韵;有的“藏弄以为荣”,则是当作炫耀的资本。直到唐朝,收藏才开始提到“耀乎祖先,荣及昆裔”,即书迹可使人传名后世,点明了收藏保存古代书迹的意义。这很像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
3、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假文章传名后世的观念完全一致。但古代名家的书迹因时间的流逝而稀少,而物以稀为贵,所以张怀璞特别提到名家的书迹“历久弥珍”,显然,这时,名家书迹已经成为一种因时间的推移而增值的特殊财富。(3个多亿成交的的平安帖)现代,一件并非真品的王羲之平安帖能拍3.08亿,这就是书法藏品的增值能力。法书名迹的作者,主要是有文化有地位的书家,而非一般工书的书吏。汉朝有些书家也是书吏的出身,但是只有当他升官入流,改变了“刀笔吏”的地位,才能成为受人尊重的书家。因为收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跟着布丁学书法史 中国书法史 跟着 布丁 书法 99 中国 东晋 法书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