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听《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听《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随笔.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听观沧海和天净沙,秋思随笔今天,我们狮岭中学迎来了花都区语文学科杨和平老师一次非常有意义的送教活动,看着课堂上杨和平老师从容不迫把控课堂、旁征博引引经据典、洋洋洒洒激情授课的身影,突然我的脑海中就蹦出这么一句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句诗,取自诗经.周南.桃天,其意原本是“桃花怒放,色彩鲜艳”。但此刻用来形容杨和平老师却再合适不过了。我觉得,他精彩讲课的瞬间,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惊喜和力量。今天听的是两节课,一节是观沧海,一节是天净沙.秋思,两节课都是精彩纷呈,惊喜连连。首先,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杨和平老师精巧的教学构思。例如观沧海一课,杨和平老师就设置了两个“巧思”。第一个是,杨和平老师把讲课重
2、点设置在对本诗“诗眼”的把握上。他告诉学生,什么叫做“一诗之眼”,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这个字为什么能成为本诗的诗眼。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本诗“观”字成为诗眼的原因,杨和平老师先是让学生找到“观”的内容有哪些、从而证明了“观”的确能起到统领后面内容的作用,这是它成为“诗眼”的原因之一;接着,他为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辨别“观”的内容有什么不同,他把沁园春.雪的诗眼“望”字统领的内容与本诗诗眼“观”字统领的内容进行比较,从而得知“观”的内容是有虚实远近高低之别;然后他又引导学生把观沧海中对“观”的事物具体描写与天净沙秋思中看到的景物具体描写作对比,比如观沧海写到“水是澹澹的、山岛是竦峙的、洪波是涌起
3、的、星汉是灿烂的”,而天净沙.秋思则写到“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昏的、马是瘦的、夕阳是西下的、人是断肠的”,两者比较之后,得出:“观”,不只是凭人的“眼睛”,还可以凭人的“心胸”“心态”或者人无限的“想象力”,所以就印证了本诗中“观”的内容即使有虚实远近高低之别,但同样都是“观”的内容,从而也就印证了“观”能成为本诗的“诗眼”的原因。经过这么一个艰难而充实的“求知”过程之后,学生也终于懂得了“诗眼”之所以成为“诗眼”的原因,也懂得了怎样去快速找到诗歌的“一诗之眼”。第二个“巧思”是,在观沧海这节课上,杨和平老师落实了学生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之后,马上想达成他的课堂“小目标”一一让学生成功背出诗歌
4、。为此,他很有巧思地设置了这么一个小环节,那就是让学生全部站起来自行背诗2分钟,诗歌成功背出来的学生可以选择坐下,就是这样的一个看似“无心之举”实则“巧思”的举措,无形中给学生施加了压力,也让压力转化成了动力,从而达到班里面大部分学生现场成功背诗的教学目的。其次,杨和平老师善于把中考的考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在他的课堂上。例如,他在讲授天净沙.秋思一诗时,他先选择了其中三句诗句,如“小桥流水人家”等,让学生去感受景物描写的画面,他给出了学生模仿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先描述画面,再概括画面特征,最后揭示传达的情感,他一字不提“考试”“作答模式”“中考”等字眼,以免过快地制造学生的紧张感和焦
5、虑感,但是却把中考关于“赏析诗句”这一考点的答题规范潜移默化地教给了学生,从而使学生以后碰到诸如此类的题目都能得心应手地快速作答而不至于彷徨无助。最后,杨和平老师从容不迫的强大的课堂操控能力也让我们佩服不已。在上天净沙.秋思一课时,有一个小插曲,因为特殊原因,上课的学生姗姗来迟。杨和平老师马上表现出强大的课堂操控能力。他先是请先来的学生赶快坐下,对其进行安抚,使之情绪得以平静下来,并对学生克服困难赶来上课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从而帮助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此外,在两节课堂上,杨和平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想法设法地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问题答案,当学生多次出现回答问题冷场时,他积极寻找方法,转变引导的方向和用词,最终使学生顺利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份从容,这种强大的课堂把控能力,令人惊叹和佩服,是杨和平老师从教几十年得来的职业素养。这一次的送教活动,得之有幸;杨和平老师的课,听之受益。这正是应了诗经的话“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和平老师的课堂,是如桃花之灿烂艳丽的,它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惊喜、无穷的力量,它将帮助我们将来的教学生涯得以焕发出新的强大的生命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