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护理知识详解汇编.docx
《(新)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护理知识详解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护理知识详解汇编.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冠心病的介入治疗与护理一I、冠心病的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又叫缺血性心脏病。二、CHD的常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吸烟、年龄性别、(四十岁以上的男性多见)血脂异常:如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HD1降低、1D1升高等(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三、病理生理粥样斑块形成、血小板聚积、冠状动脉痉挛四、分类隐匿性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缺)、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原发性心脏骤停(猝死)五、诊断 病史 心电图 血清醵学检查 冠状动脉造影六、主要学习
2、(心绞痛、心肌梗死)心绞痛的5个症状特点: 部位:在胸骨后到咽部或心前区,向左肩背、左臂、下颌骨放射,为阵发性前胸压榨性疼痛。 性质:以绞榨样、压迫性疼痛或有紧缩感,烧灼样疼痛伴有濒死感。疼痛程度差距很大。 时间:较短,多在5分钟以下,一般不超过30分钟。 诱发因素:活动、紧张、劳累、激动、吸烟、饱食后。 缓解方式:休息或含化硝酸脂类(消心痛、硝酸甘油等)可以缓解。治疗: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 止痛:吗啡等 抗凝:阿司匹林、肝素、低分子肝素等 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诊断: 疼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 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 焦虑 知识缺乏心肌梗死
3、: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特点: 起始症状疼痛 部位胸骨后到咽部或心前区,向左肩背、左臂、下颌骨放射。 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甚至长达10余小时。 含化硝酸脂类一般不能缓解。临床表现: 剧烈疼痛 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清心肌酶活力增高 进行性心电图变化 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低血压 休克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24小时内最多见)室颤为入院前的主要死因心肌梗死的诊断:诊断要点:(至少具备其中的两条) 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定位诊断: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心肌缺血的部
4、位。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栓塞(为心室附壁血栓或下肢静脉血栓破碎脱落所致)心室壁瘤(由于冠状动脉硬化、闭塞等造成心室的心肌梗死后,心肌全层坏死,坏死的心肌逐渐被纤维疤痕组织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变区薄层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脏收缩时丧失活动能力或呈现反常运动。室壁瘤常见于左心室) 心肌梗死后综合症(也称Dress1er综合症,发生率约10%,与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白细胞增多和血沉增快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治疗: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吸氧心电监测 抗凝: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 解除疼痛:哌替咤吗啡等 扩冠:硝酸脂
5、类等 再灌注心肌:(1)溶栓治疗(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消除心律失常 控制休克 治疗心力衰竭七、溶栓治疗: 适于:发病12小时相邻两个或以上导联ST段抬高20.2mV年龄W70岁 禁忌:近期活动性出血、中风、出血倾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高血压和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等 方法:(1)尿激酶(2)重组组织型纤溶醵原激活剂(3)瑞替普酶有效指征:胸痛2h内基本消失;心电图ST段于2h内回降大于50%;2h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h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再通八、介入治疗: 术前备皮及讲解注意事项 术后观察及护理 健康宣教介入治疗的方法:指支架经股动脉或梯动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冠心病 介入 治疗 护理 知识 详解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