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
《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统编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七律长征教学设计【教材解析】七律长征是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重温革命岁月中的第一篇课文,本诗是毛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长征中红军所走过的万水千山,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潮澎湃所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用词精当,表现了诗人的豪迈之气。【教学目标】1 .会写律、涯等4个生字。2 .朗读课文,读出磅礴的气势。背诵课文。3,领悟诗句表达的情感,感受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句的内容。
2、【教学难点】感受毛泽东及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过程】一、读诗文,明作者1 ,出示诗文,学生熟读。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2 .了解作者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作品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二、解诗题,知背景1 .解诗题理解诗的题目:七律是七言律
3、诗的简称。每首八行,每句七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究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律诗包括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2 .知背景长征:1934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
4、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三、抓字词,明诗意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出节奏。(1)出示词语:七律逶迤磅礴云崖大渡铁索岷山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2)重点指导律和涯的书写:这两个字的横画较多,不要多写或漏写,还要注意不同位置的横画长短不同。重点指导”索的书写:下半部分是你,不要误写成系。2 .再次朗读诗歌,读出磅礴的气势。边读边找出总领全诗的句子。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心句)教师抓住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理解“等闲等词。3 .小组合作学习后三联,体会红军长征的艰难与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七律·长征 统编 六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七律 长征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