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单元 课时练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x
《第9单元 课时练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单元 课时练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九单元课时练2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一、选择题1. (2023山西大同高三期末)科研人员取10个相同的装有IOOm1培养液的锥形瓶,每瓶中加入5片浮萍,其中5瓶每7天统计瓶中的浮萍数量,作为未更换培养液组;另外5瓶每7天统计数目后更换一次培养液。所有培养瓶均在有人工光源的摇床内培养,实验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未更换培养液组在第21天左右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培养瓶中的培养液主要为浮萍生长繁殖提供糖类等有机物D.对未更换培养液组静置培养得到的K值与摇床培养的K值相同2. 2023年6月5日,中华穿山甲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下列关于某地中华穿山甲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2、()A.环境中资源的分布不能影响穿山甲种群空间特征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穿山甲种群的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连续多年跟踪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可得出自然增长率D.若建立自然保护区,则穿山甲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将呈现“J”形3. (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科学家研究了某种群数量与种群瞬时增长量的变化规律,结果B.该种群数量为40万时,种群瞬时增长量最大C.该种群数量大于80万后呈现下降趋势D.该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4.如图是一种酵母菌通气培养的生长曲线,a、b是相同培养条件下两批次培养的结果,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A. 01,2培养时间B. a批次中可能有大量细菌污染C. b批次的接种
3、量可能高于a批次C.九时两批次产生的乙醇都很少或几乎没有D./2时两批次发酵液中营养物质剩余量不同5.(2023吉林通化高三模拟)下列有关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席卷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影响人口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B.使用杀虫剂使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 “S”形增长的种群,在增长过程中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逐渐变小D. “J”形增长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种群增长模型6.科学家研究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时用鼠种群数量相同,cd时段种群年龄结
4、构为增长型B.田鼠种群数量在bd时期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C.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形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D.从图中可知Od时期田鼠种群数量出现了周期性波动7.研究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M表示第f年的种群数量,M+表示第,+1年的种群数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种群在。,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九段的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C.乙种群在友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白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得到改善8. 科研人员研究不同PH对小球藻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小球藻细胞代谢活动可
5、改变培养液的PHB.可用血细胞计数板对小球藻直接计数C.不同PH条件下小球藻种群的K值不同D.小球藻较宜生活在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中9. (2023河北承德高三模拟)种群是一个有一定特征、能自我调节的、动态变化和发展的有机体。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是所有的种群都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理想条件下形成的“J”形曲线的增长速率逐渐变大,而增长率保持不变D.种群内个体的死亡不利于保持物种的延续和遗传多样性(2023河北石家庄高三模拟)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玉米田,在边界上每隔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9单元 课时练2 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单元 课时 种群 数量 变化 及其 影响 因素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