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汇总.docx
《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相关制度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录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管理制度1细菌耐药监测及反馈制度2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3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实施方案4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5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7多重耐药菌感染措施培训制度8多重耐药菌管理多部门协作机制9多重耐药菌管理协作机制落实方案10多重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11多重耐药菌联合管理相关部门职责12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无菌操作制度14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的保洁与环境消毒制度15菌耐药监测及预警管理制度一、目的: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规范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二、适用范围:临床科室、药剂科、医学检验科、感染管理部三、依据:口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
2、用管理办法2012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的应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2009 38号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 480号四、内容: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药剂科、感染管理部、医学检验科应及时向临床科室通报全院的细菌耐药情况,每季度通报次。该工作由药剂科、感染管理部和医学检验科共同参与完成。感染管理部和医学检验科负责提供相关的病原学检测数据,药剂科负责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细菌耐药分析结果由感染管理部向全院公布。(二)针
3、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预警及处理措施,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1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30%的抗菌药物,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医院医务人员。2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4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慎重经验用药。3 .对主要H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提示临床医务人员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4 .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75%的抗菌药物,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应用。(三)严格控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管理,特别是要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四)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需要有指征,应尽早查
4、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危重患者在未获知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前,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后,对疗效不佳的患者调整给药方案。(五)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特殊使用的抗菌药物需由抗菌药物专家组成员(至少2人)会诊同意,并由具有相应处方权任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六)医院合理用药评价专家组每月对全院抗菌药物情况进行评价分析,并将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列入考核目标。53 ,细菌耐药监测及反馈制度一、目的:预防和控制耐药菌
5、传播,规范抗生素合理应用二、适用范围:临床科室;医学检验科;感染管理部三、依据:卫计委.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2006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涵(2019)480号四、内容: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已成为抗感染治疗领域面临的严峻问题,正确的病原体检测及耐药监测数据可以帮助临床选择有效抗生素,控制耐药性细菌的发展,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一)感染管理部1 ,定期每半年组织召开耐药菌管理联席会议。2 .感染管理部接到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多重耐药菌珠的报告,及时对临床科室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各项措施进行监督
6、、管理、培训和指导。3 .根据检验科微生物室提供的相关病原学检测和耐药菌监测数据,每季度进行细菌耐药分析并在院感监控信息上向全院公布。(二)临床微生物室承担临床标本致病微生物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指定专人提供相关结果并监测常见病原菌耐药的变迁,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和目标治疗提供依据;1 .编写标本采集流程,供临床正确采集标本和运送;2 .做好标本接种前的质量控制(如下呼吸道标本在接种前必须涂片镜检),对不合格标本拒收,并通知临床按要求重送标本,确保标本的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可信度,并有书面记录备查;每口监控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发现有可疑耐药菌株流行,应及时报告检验科主任和感染管理部;临床微生
7、物实验室发现以下细菌时,应及时电话或网络报告感染管理部(包括病人、病历号、细菌名称);并及时发出书面报告:(1)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2)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及屎肠球菌。(3)耐三、四代的头范菌素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佰菌。(4)耐碳青霉烯类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佰菌。3 .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协助感染管理部采集相应标本,并作病原学检测,必要时作细菌基因分析鉴定;4.每季度整理、汇总细菌流行病学监测资料,结果送至感染管理部。感染管理部将资料整理后在每期的监控信息中向全院反馈。54 ,细菌耐药监测预警机制一、目的:预防和控制耐药菌传播,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重 耐药 相关 制度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