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和膈肌的异质性损伤.docx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和膈肌的异质性损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和膈肌的异质性损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肺和膈肌的异质性损伤目的:在机械通气过程中经常观察到患者与呼吸机不同步,这与较高的死亡率有关。我们假设患者与呼吸机不同步会导致肺和膈肌损伤及功能障碍。设计:前瞻性随机动物研究受试者:18只新西兰白兔干预:通过消耗表面活性物质建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动物模型;通过膈神经刺激模拟实现分组(辅助控制组、呼吸叠加组和反向触发组)。测量各组肺功能、肺损伤(湿肺与干肺重量比、总蛋白和支气管肺泡灌洗中的白细胞介素-6)、膈肌功能(膈肌力产生曲线)和膈肌损伤(膈肌纤维横截面积、组织学)的影响。呼吸叠加组和辅助对照组(n=2)进行膈肌RNA测序。方法和主要结果:刺激膈神经以产生较小
2、的吸气力(食道压力波动弋-2.5CnIH20),各组间差异不大。呼吸叠加组的潮气量(10毫升/公斤)和吸气跨肺压更高,这导致更差的氧合及更差的肺顺应性从而引起肺损伤。反向触发组未引起肺损伤。在辅助控制通气组中没有观察到不同步事件的发生。在呼吸叠加组和反向触发组中出现膈肌偏心性收缩,其中在呼吸叠加组中更常发生。呼吸叠加组和反向触发组膈肌力的产生显著减少。隔肌组织学检查显示,呼吸叠加组异常肌肉的面积比辅助对照组高2.5倍,反向触发组异常肌肉的面积比辅助对照组高2.1倍。膈肌RNA测序分析显示,呼吸叠加组与辅助对照组相比,与肌肉分化和收缩相关的基因受到抑制,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介导的促炎反应被激活。
3、一、前言自主呼吸是通过呼吸肌收缩进行的自然生理过程,其带来好处包括充分的气体交换和避免了膈肌的萎缩,因此自主呼吸在ICU的机械通气过程中得到了有利促进。随着自主呼吸成为通气管理的核心,医生们发现自主呼吸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也可能造成肺部损伤(称为高呼吸驱动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如肺应激和应变增加、坠积现象和血流灌注量增加。在IeU的机械通气过程中,当自主呼吸增强时,患者呼吸机不同步是常见的,并被认为是高呼吸驱动肺损伤的机制之一。临床观察性研究表明,患者呼吸机不同步与不良结果有关,如较高的ICU、住院死亡率和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更长,这就产生了患者呼吸机不同步可能导致肺和膈肌损伤,从而导
4、致临床结果恶化的假设。尽管有这一假设看似合理,但没有直接的因果证据支持患者呼吸机不同步对肺部和膈肌造成有害影响。因此,我们建立ARDS实验模型来验证患者呼吸机不同步损伤肺和膈肌的假说。我们模拟了肺损伤兔呼吸机不同步的两种类型,即双侧膈神经刺激引起的“呼吸叠加”和“反向触发”,并用双侧膈神经刺激辅助呼吸,建立“辅助对照”作为对照组。二、材料与方法动物准备将18只新西兰白兔(成年,雄性;3.60.1kg)麻醉并气管造口。插入食道和胃气囊测量食道压力(PeS)和胃压力。膈神经刺激识别并暴露双侧膈神经。三组的双侧膈神经刺激是相同的,频率为1.33Hz(即频率率为80min),持续0.3秒,并在-2和-
5、3cmH20之间获得PeS负偏转的最小可能电压。实验方案通过反复灌洗肺直到Pao2Fio2150mmHg来诱导肺损伤。然后将动物随机分配到三组中的一组(每组n=6)1辅助控制组;1呼吸叠加组;1反向触发组。对所有动物进行深度镇静,以防止膈肌的自发活动(即除非刺激膈神经,否则PeS不会出现负偏转)。膈神经刺激激活膈肌收缩,诱导每种通气类型。辅助对照组动物在容量控制通气(VCV)模式下通气,VT为6-8m1kg,频率为40/min(远低于刺激频率),吸气时间为0.35秒,流量触发,呼气末正压(PEEP)为2cmH200因此,由双侧膈神经刺激引起的膈肌收缩触发了以80/min的呼吸速率持续4小时的机
6、械呼吸。该组被设定为对照组。呼吸叠加组呼吸叠加被定义为两次短时间的连续呼吸,代表双侧膈神经刺激产生的单一吸气努力。动物采用VeV模式通气,VT为6-8m1kg,频率为60min,吸气时间为01秒(远低于刺激持续时间),最小流量触发,PEEP为2cmH20。由于膈神经刺激(0.3s)超过了预设的吸气时间(0.1s),膈肌收缩触发了两次连续的机械呼吸,呼气时间极短,呼吸叠加模拟了4小时。反向触发组反向触发被定义为在呼吸机启动呼吸之后以及在没有动物启动的辅助呼吸的吸气阶段发生的吸气自发努力。动物采用VCV模式通气,VT为6-8m1kg,频率为95min,吸气时间为0.30秒,PEEP为2cmH20o
7、为了避免呼吸叠加随后发生反向触发,流量触发器被调整为不太敏感。由于预设的机械呼吸(95min)超过了膈神经刺激率(80min),因此在呼吸机启动呼吸后的吸气阶段,膈肌收缩是随机发生的。这种随机相互作用导致了具有不同起始和终止时间点的各种反向触发类型.通过双侧膈神经刺激模拟辅助控制、呼吸叠加和反向触发。轨迹显示每组如下:辅助控制(左)、呼吸叠加(中)和反向触发(右)。每组接受相同设置的双侧膈神经刺激:1.33Hz(即速率80min),持续时间0.3s。红色虚线表示刺激开始。在“辅助控制”中,双侧膈神经刺激引起的膈肌收缩触发了机械呼吸,这从气道压力和食道压力(PeS)的负偏转中可以明显看出。在“呼
8、吸叠加”中,膈神经刺激的持续时间(0.3s)超过了预设的吸气时间(0.1s),因此膈收缩导致两次连续的机械呼吸,呼气时间很短(黑色箭头),从而产生最高的吸气经肺压力(P1)o在“反向触发”中,超过机械呼吸速率(95min)不同步事件不同步事件使用不同步指数进行量化,定义为不同步事件的数量除以呼吸频率。不同步指数是通过对每个时间点记录的10分钟的值取平均值来计算的。膈肌力-频率曲线在基线(肺损伤诱导前)和方案结束时,评估了力-频率曲线,即在每个频率下的跨膈压(Pdi)测量。在10、30、50、80和IOOHz的频率刺激双侧膈神经期间,在呼气末对阻塞的气道测量Pdio所有测量在具有2cmH20的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呼吸 窘迫 综合征 异质性 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