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接投资的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直接投资的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国际直接投资的论文篇1国际直接投资对产业国际化的影响一、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FDD是指投资者(可以是自然人或法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其核心内容体现在:一是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二是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与间接投资不同的是,国际直接投资对国外企业既有所有权(部分或全部),又有管理权。另外,国际直接投资转移的是一揽子资源,而间接投资转移的是互相独立的单项资源。国际直接投资最鲜明的实例,就是企业在国外建立拥有全部股权的子公司。这些子公司可以是通过购买当地现有企业而建立的,也可以是新建起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子公司都必须拥有全部股权。国际直接投资可以采
2、取缔结合资企业协议的形式。在这类企业中,以外国为基地的企业可以拥有多数股权、对等股权或少数股权。因此,国际直接投资的重要条件是外国投资者对公司拥有经营控制权。二、产业国际化这类产品具有多国籍化、产品销售网具有全球性的产业,可称之为国际化产业,而促使国际化产业生成的过程即产业国际化(InternetionalizationofIndus邺try) o因此,产业国际化是企业生产经营国际化的一种直接结果或成就,已实现高度国际化的产业,其产业内主要企业的生产经营已不再以一个或几个国家为基地,而是面向全球并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国际化生产体系。在这类产业中,机电工业占主要地位,如汽车和电子产品,此外还有食品加
3、工、纺织和服装等行业。这些行业在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技术转让中占重要地位,并主要由跨国公司控制,国际竞争也主要在它们之间展开。三、FDI对产业国际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市场经济化的过程,其核心是生产要素全球性流动与配置、产业结构全球性调整和转移,以及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和重组。这场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是以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即FDI所推动的。(一)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在一个国家内部或在周边国家之间进行,如今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不仅资源配置时空范围大大拓展,而且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转
4、移和转换比在一个国家内部进行结构调整更为明显。以从事国际生产为主,同时也是推动产业国际调整的主角跨国公司的数量变化为例,其数量的急剧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国际调整日益深化的趋势。以反映企业参与国际化生产经营深度的跨国指数指标变化为例,1990年以来,世界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的平均跨国指数从51%上升到65%(2003年)。与此同时,全球FDI在初级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三大产业的流入量分别从1988年的103. 64、527. 76、466. 53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240.57、4514.7、5320. 32亿美元,由此可见,FDI的规模流向和结构的迅速变化,对世界各国产业结构调
5、整乃至一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各国开放经济内外均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以德国为案例,分析FDI对投资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统一后的德国努力在国际经济舞台上寻求新的定位。在约十年世界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德国保住了欧洲经济大国的地位。在重要的科技领域,德国有着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但在微电子技术市场上和生物技术方面,德国已明显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德国政府和产业界已重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上述问题。德国跨国公司海外研究开发经费大幅增加。例如,1994年德国拜耳公司在美国加州伯克莱的工厂,追加了 1亿美元用于已投入3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产业的开发。1994年德国在美
6、国的跨国公司研发支出为245亿美元,占德国全部科研经费支出的10%o而且从1980年-1994年每年以近10%速度递增。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领域研发费用占企业科研总支出的95%,尤其是在微电子、计算机、制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高新技术领域对外投资的增加,也带动了德国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并推动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程表明,德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构变化紧紧跟随着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并且也在不断地适应全球的产业发展趋势,推动国内产业的国际化。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有三种情况,即有时领先于德国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有时与德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进行,有
7、时则滞后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如服务业)。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对外直接投资都对德国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速度和规模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O(一)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了德国产业结构向高度化转变德国虽然有现代化的工业基础,科技实力较强,但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把所有的产品提高到世界的先进水平。各国都有其相对技术优势和弱势。近几十年来,微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技术进步的重要特征。20世纪80年代初,德国恰恰暴露出在这个领域的弱势,包括微电子在内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工业品出口的比重日益下降。在这种形势下,德国政府立即调整科技政策,加大国家对微电子等高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不仅如此
8、,德国大企业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增加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经费。在1990年全球20家最大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中,德国最大的电气公司-西门子公司以41.32亿美元在非美国跨国公司中位居榜首,与美国跨国公司相比也排在第3位,正是由于德国跨国公司在微电子技术方面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对出口和投资夺回了失去的市场,才使得德国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演变成为可能。(二)对外直接投资加快了德国各产业国际化和多元化发展的进程随着德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继续扩大,德国产业已向国际化迈开步子,表现在一方面德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分工从产业或行业之间分工转向产业或行业不同生产阶段的分工,增加了生产的国际合
9、作机会;另一方面德国企业参与的国际分工已由以劳动分工为主转变为以技术分工为主。随着产业的国际化,对外直接投资也促进了德国产业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一是打破行业界线对外投资。二是实行多元化的产品经营策略。三是德国政府凭借其直接或间接掌握的巨额资本,不断向国外扩张。四是积极参与跨国兼并,组建新型的多国公司。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德国产业国际化的新趋势。五、结束语篇2浅析国际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绪论(一)意义随着国际资本流入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经济国际化呈现出新的特点,由贸易导向逐步转向资本导向。一方面,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增多,生产规模扩大,带动了投入品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在中国进出口贸
10、易中的地位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入增加,直接引起中国国际收支流量的增加和结构的变化,成为决定储备资产增减的主要因素。(二)现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各种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应运而生,这些理论角度不同、观点迥异、内容纷杂、范围广泛,主要有投资选择理论、资本化率理论、垄断优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区位优势理论等等。在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中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行了理论抽象,阐述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决定因素和行为方式等,形成了一系列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二、国际直接投资的概述FDI (ForeignDirectlnves
11、tment)又称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的投资者(自然人或法人)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FDI主要形式(-)FDI的本质关于国际直接投资(FDI)的本质,有的学者强调经营资源,尤其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例如,日本学者原正行(1992)认为,FDI是企业特殊经营资源在企业内部的国际转移;另一位日本学者小岛清(1987)认为,FDI是以经营管理上的技术性专门知识为核心。有的学者则强调控制权,例如A. G.肯伍德和A. L.洛赫德(1992)认为,FDI是指一国的某公司在另一国设立分支机构,或获得该国某企业的控制权
12、。相关国际机构、政府部门与理论界,例如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司、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美国商务部等,认为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因为FDI所形成的无形资产处于核心地位,而货币资本则处于非常次要的地位,只能进行直接投资,所以,FDI不仅直接参与经营管理,而且其直接目标就是获得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基于此,有学者认为,FDI是指一国或地区企业通过垄断优势(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的国际转移,获得部分或全部外国企业控制权,以实现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高度统一的长期投资行为。(三)FDI在中国的发展中国与日本一样,是储蓄率奇高,资本相当丰富的国家,但中国在改革开放以
13、来吸收的FDI不仅相当于日本战后50年的10倍,而且还在年度数字上超过储蓄率低得可怜的美国,这实在是一个让人诧异的事实。这除了证明中国存在惊人的资本浪费之外,另外一个事实是:中国节节升高的FDI是一个政治选择,是一个非理性的体制做出的非理性的经济选择(虽然它对官僚体系的利益来说是一种理性选择)o三、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分析(一)积极影响1 .推动我国出口增长和结构升级;2.扩大国内就业机会;3.增加外汇供给,平衡我国国际收支状况;4.参与国内资本形成,缓解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5.促使国有企业转换机制;6.引进了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消极影响1.外商投资的独资化、大型化趋势将
14、增加行业垄断的风险;2.实际投资增长趋缓将影响外贸稳定发展;3 地区分布中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4.跨国公司运用迂回战术并购关键国企;5.外资在中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微弱;6.本土的人才流失情况严重;7.税收激励政策过度导致税源流失。() FDI的利弊影响分析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公报中有一项数据有所下降,引起业界关注。据介绍,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FDI)合同金额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 8%;实际使用金额只有432亿美元,下降2. l%o衡量一个国家融入全球程度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就是吸收FDI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所谓直接对外投资(FDI),是指一个国家的厂商有选择性地向另一
15、个国家投入资金、机器设备、技术以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吸收FDI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发达和发展快慢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第一条负溢出效应就是FDI的反资本化。所谓FDI的反资本化,是指如果FDI的投资规模过大,返回盈利会给国际收支平衡带来压力。当外资企业逐渐建立并有利可赚,它们将开始把盈利返还到自己的母国。第二条负溢出效应是国内市场为跨国公司投资企业所控市。跨国公司在资金规模、技术水平和品牌等方面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多数场合与我国企业相比不是处在同一个水平,他们的进入排挤并淘汰了部分国内企业,拥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第三条负溢出效应是提高了我国潜在进入者的市场进入壁垒。区别于当地企业只能基于国内要素禀赋配置资源,跨国公司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全球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四、政策建议(一)加强国内引资环境建设,为吸引FDI创造条件;(二)充分发挥FDI对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三)建立良好的投资基础;(四)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