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育融合激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docx
《以五育融合激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五育融合激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以五育融合激发学校办学的内生动力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与重要抓手在于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办学活力的激发与释放不仅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考量,也应回到内生动力层面探析。五育融合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举措,是对教育本然的自然回归,有望激活、释放和增强主体内生动力,从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激活主体内生动力是办学活力之源近年来,办学活力一直被作为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加以追求。教育研究者也围绕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石中英阐释了“学校活力”的内涵与源泉,认为办学活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校的自主性未得到充分尊重,人的自由自觉本性的实现被制约;褚宏启认
2、为,增进具有人道精神、理性精神、内生性与可持续性的活力,关键在于活力关系的优化与调整;李红恩则从体制机制角度探析了影响中小学办学活力的因素与对策。已有研究在概念澄清、价值明晰、问题诊断、对策探索等方面作出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然而,办学活力具有多因素与多层次的复杂性,不仅涉及机制因素,也涉及动力因素。从内生动力角度分析问题根源、探索优化方式,是进一步解决办学活力不足问题的方向。内生动力,也称为内源性动力或内驱力。有心理学家将“内驱力”界定为由生理或心理方面的需要引起并推动机体从事满足这些需要的行动的内部唤醒状态。从广义上来说,内生动力是人出于物质或精神的需要而产生的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以动力心理
3、学相关理论来分析,办学活力作为相关主体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生命力、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其内在涉及两个变量:机制与驱力。机制是使驱力得以满足的外部行为或运行方式,驱力则是激活或推动机制的原动力。两种因素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动力问题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机制问题,然而若抛开动力谈机制,机制是僵死的、不起作用的。办学主体的内生动力在与学校组织结构内各要素相互作用中生发、转化、凝聚,从而形成办学活力。只有激活主体的内生动力,学校办学活力才有源头活水。当下,办学活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正在于阻断了这一办学活力之源。一些教师或学生不是出于内在需要而从教或求教,教书育人被视为外部强加的任务
4、。对此,有些人可能会不以为意,认为人们依然普遍认同教育的重要性,现实中学生挑灯夜战、教师加班加点的现象比比皆是。但现实的另一面却是,有的学生发出了“为什么要上学”的疑问,有的教师把教书称为一件苦差事。师生的辛劳付出在学校教育运行过程中总是以分数、文凭、绩效为中介以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与人的精神发展需要渐行渐远。人们对成长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土地和家乡的热爱、对掌握本领的热情在偏离本性的学校教育活动中消耗殆尽。如何使教育实践回归本性,重新与人的合理需要相联结,激发、释放和增强主体的内生动力,是提升办学活力的关键,而“五育融合”或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条可行路径。二、以五育融合为主导优化
5、动力机制五育融合作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举措,有望成为激发、释放和增强教育实践主体内生动力的关键性思路。五育融合试图恢复各育之间本然性的联系,使教育回归按照教育规律培养全面发展之人的本然状态,即引导学生“用健全身心,以明智方式,做恰当事情,生美妙情思,担复兴大任”。以五育融合育人思路开展的教育成为真正满足人的内在需要的活动,从而激活师生的内在动力;而以五育融合为主导的评价与治理的变革,也为内在动力的发挥提供了方向和保障,对优化办学动力机制具有启示意义。1 .以联结合理需要为驱动需要是人行动的原动力。教育最初正是基于人和社会生存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然而,由于人类社会对教育的效率与秩
6、序的片面追求,教育的完整性被肢解,学校教育逐渐偏离了人的需要。全息式五育融合恰恰是回归教育本原,体现为在教育的各项活动中以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科学育人方式,实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学校的各项活动都以“以合规律性的方式达成合目的性”为基本原则展开,从而与人和社会的合理需要联结起来。比如:教学是帮助受教育者探索、学习自然与社会的运行规律,从而运用规律满足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合理需要的过程;学校管理则是探索、运用学校组织体系的运行规律,保障组织与组织中的人能够按照本性谋求发展的过程等。恢复本性的教育指向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既关联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关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
7、要,使主体意识到自己的辛勤付出对于社会、国家乃至人类发展的意义,从而获得深刻的意义感、价值感和幸福感,甚至乐此不疲,由此激发工作与学习的巨大动力。2 .以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为导向评价为人的行动提供引导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五育融合式评价与近年来所倡导的过程性评价、真实性评价以及综合素质评价不谋而合,以“综合一整全”为主要特征。具体来说,首先是评价蕴含的价值的整全。当我们说教育的德、智、体、美、劳五种价值的融合时,意味着教育要培养的是独特而完整的个体,是作为目的而非工具的自由行动者。其次是评价内容也即人的素质的
8、整全。当前评价活动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以原子式思维关注一项或多项素质,以为多项素质简单相加就是综合素质。但事实上人的素质是整全的,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核心素养的维度划分,只是帮助人明晰其中的关键,只有发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其融合起来才能成为个性整体。最后是评价过程所面向的生活世界和学习活动的整全。对人的素养的综合评价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境,而真实的生活学习过程是一个整体,没有校内外的区隔,也没有学科视角的区隔。传统纸笔测验的问题不仅在其形式的单一性,还在于其内容因脱离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而变得虚假化、人为化。可以说,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评价,面向真实整全的生活世界,使得价值的整全性得以彰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激发 学校 办学 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