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经验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经验做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村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经验做法XX村距离XX县城西5公里、XX街道驻地2公里,全村376户,人口1160人,其中党员28人。是XX街道乃至XX县大蒜产业发展的典型缩影。近几年通过开展创建活动,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市级示范四型社区、首届济宁最美村、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一、坚持党建引领,带领村民趟出致富路XX村曾经也是吃了10年国家救济粮的贫困村。1978至1980年,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试点,XX村就是试点之一。时任村党支部书记韩允其发现大蒜是经济作物,市场价格较高,于是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动员群众种植大蒜,搞活村集体经济、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
2、XX村第一年就大获成功,村民们看到每亩大蒜的收益比三亩麦子还要高,种植积极性更加高涨。到了1986年左右,村里就几乎看不到种小麦的耕地了。在种植过程中,村民发现XX本土大蒜个头小,产量低,在市场竞争上处于劣势。韩允其敏锐地感觉到,要想进一步带动村民致富、促进XX大蒜形成品牌,必须对品种进行改良。1983年,山东农科院引进俄罗斯无苔大蒜,在枣庄滕县(今滕州市)白马山进行试点,试验田里的大蒜产量极高,亩产是XX本土大蒜的3倍。而白马山素来种植生姜、葡萄,对大蒜并无需求。得知这个消息,韩允其立刻给党员干部分配了“购买任务”,大伙纷纷骑着自行车到滕县购买改良后的蒜种,竟把试验田里的大蒜抢购一空。在村党
3、支部的指导下,村里引进改良品种,大蒜的品质、产量得到很大提升。XX村村民得益于种植大蒜,一天天富裕起来,周边村庄、乡镇的村民纷纷效仿,开始种植大蒜。起初,村民们把大蒜拿到定丰线(S346省道)路边去卖,形成了一个大蒜“马路市场”。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大蒜销售成了一个愈发严峻的问题。当时,XX全县大蒜交易量最大的市场位于南店子,紧靠XX汽车站。为了提高XX村大蒜市场的竞争力,韩允其再出新招,安排村里的党员干部到南店子附近拉客户。凭借“诚信经营、薄利多销、顾客至上”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客户被吸引到了XX村,这里的大蒜市场也逐步形成了规模,成为农业部农产品定点交易市场。二、推进富民强村,牵牢产
4、业兴旺牛鼻子随着周边乡镇大蒜种植面积持续扩大,内销已远远消化不了当年收获的大蒜。XX村党支部决定对内发展仓储,对外扩大销路,一方面以优惠的土地政策,招引外地客商和本村有经济头脑的村民在村里兴建冷库,带领群众成立冷藏、供销公司;另一方面,组织村“两委”班子和党员,分批在全国各地跑销路。在1984年到1990年间,省内外的粮油进出口公司,如河南外贸、安徽外贸、黑龙江外贸都和XX村建立了联系。为方便村民,村集体成立了购销站,无偿提供服务,帮助村民销售,让村民种植大蒜增收增加了底气。市场渐渐繁荣,村党支部又在延伸大蒜产业链条上做起了文章。在村“两委”的提议下,村民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了以“企业+村集体+农
5、户”的模式将集体土地作价入股,让村民人人持股、个个当家。XX村850余亩土地都用于建设大蒜产业相关的企业,每年村民股利分红近220万元,人均分红2000余元,户均分红5800余元。除了每年以土地入股分红、在村里企业打工以外,村民们还能够以配资的形式将分红再次入股企业,实现“钱生钱”,他们的腰包也更加鼓了起来。按照“村企合一”的方式,XX村党支部又将村里的所有大蒜冷藏、食品加工、塑料包装企业联合起来,成立了东运集团。如今的东运集团拥有68家子公司,储藏能力达24万吨,建成了具有国家资质的济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山东省工程技术大蒜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聘请中科院苏彦华、中国农业大学倪元颖、山东农业大
6、学刘世琦等15名专家教授为特聘研究员,引进专业研发人员15名,专业营销人员5名,与山东农业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进行大蒜优良品种选育、品种脱毒、重茬病害防治、脱毒快繁、产品研发等研究和示范。收集并种植大蒜品种200余个,培育适合XX种植的大蒜品种4个,发表论文6篇,申报国家专利10项,研发生产出黑蒜、蒜粉、蒜粒、大蒜胶囊、大蒜素等产品,在美国、阿联酋等地设立销售处,为全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心剂。目前,XX村已经形成了集研发、种植、收购、冷藏、加工、出口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其中工业企业86家,三产企业22家,80%以上的村民经营着自己的冷库或企业。2019年,XX村集体
7、经济收入56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万元,小蒜头真正成为了富民强村的“金疙瘩”,XX村也成为XX大蒜产业藏富于民的典型缩影。三、聚焦生态宜居,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集体富裕了,才能给村民做更多的事,帮助村民更加富裕。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XX村从2001年3月开始,依托东运集团,采取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旧村改造,规划建设了XX新村一期。按照统一图纸,村民们在自家原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层半”新式民居,每套使用面积240平方米,由村集体补贴3万元,暖气管道建设费用集体与村民各承担一半,入户的水泥路面由集体承担费用的三分之二。一期工程完成后,
8、XX村村容村貌、村民精神面貌有了质的飞跃。XX村也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5年被列入全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17年底,XX村“两委”顺利换届,年富力强的青年企业家韩勇当选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韩勇并没有躺在老书记的功劳簿上睡大觉,在他的带领下,XX新村启动了二期、三期建设,按照集体补贴、村民自建的方式,实施了自然村小赵楼旧村改造,拆除旧房106户、2万平方米。几年来,XX村村容村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土坯房、砖瓦房再不见了踪影,一座座新式民居乘着产业振兴的东风拔地而起。暖气、燃气、光纤直接入村,村内大小街巷全部硬化,道路两侧立体式绿化,形成了三季有花、冬季有绿的新农村美景,打造的环村水系彰
9、显了江北水乡的韵味。当前,XX村仍在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高标准规划设计了新时代XX精神展览馆、家风文化广场等重要节点,明确干道路网升级、商业街业态引进等重要工作线,力争把XX新村打造成为集产业发展、商业购物、文化休闲、生活居住于一体的“宜居宜业”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在XX村的辐射带动性下,2019年9月,临近的周路口村开始实施旧村改造,一座座新型民居正在拔地而起,党群服务中心、绿化、路网、管网、热力、燃气等配套设施也将随之启动建设。XX村党支部对教育极为重视,在村里建立幼儿园1所、小学1所,村内适龄儿童均免费入学。新建的互助养老院已经投入使用,村内60岁老人免费入住,孤寡老人的生活、丧葬费用也都由村里承担,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生活幸福指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此外,村集体每年为村民缴纳银龄安康和治安保险,还计划给每户村民发放“公粮本”,凭证可每月免费领取米、面、油、鸡蛋等生活必需品。村民们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幸福指数大幅提升。40年来,凭借大蒜产业,XX村取得了长足发展,它由一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由一个环境脏乱差村变成了美丽宜居示范村,现在XX村内厂房林立,村庄建设翻天覆地,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家户户住上了二层小楼,被誉为“中国大蒜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