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大气扩散方程.docx
《各类大气扩散方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类大气扩散方程.docx(3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五章大气污染集中第一节大气结构与气象有效地防止大气污染的途径,除了采纳除尘及废气净扮装置等各种工程技术手段外,还需充分采用大气的湍流混合作用对污染物的集中稀释力量,即大气的自净力量。污染物从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集中过程及其危害程度,主要打算于气象因素,此外还与污染物的特征和排放特性,以及排放区的地形地貌状况有关。下面筒要介绍大气结构以及气象条件的一些基本概念。一、大气的结构气象学中的大气是指地球引力作用下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其最外层的界限难以确定。通常把自地面至1200 km左右范围内的空气层称做大气圈或大气层,而空气总质量的98. 2%集中在距离地球表面30 km以下。超过1200 km的范
2、围,由于空气极其淡薄,一般视为宇宙空间。自然状态的大气由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水蒸气和悬浮微粒组成。其中,纯洁干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和氮气三种主要成分的总和占空气体积的99. 97%,它们之间的比例从地面直到90km高空基本不变,为大气的恒定的组分;二氧化碳由于燃料燃烧和动物的呼吸,陆地的含量比海上多,臭氧主要集中在5560km高空,水蒸气含量在4%以下,在极地或沙漠区的体积分数接近于零,这些为大气的可变的组分;而来源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火山爆发、森林火灾、海啸、地震等临时性的灾难排放的煤烟、粉尘、氯化氢、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为大气的不定的组分。大气的结构是指垂直(即竖直)方向上大气的密
3、度、温度及其组成的分布状况。依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暖层,如图5-1所示。L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最靠近地面的一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75%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微尘杂质。受太阳辐射与大气环流的影响,对流层中空气的湍流运动和垂直方向混合比较猛烈,主要的天气现象云雨风雪等都发生在这一层,有可能形成污温度(K)图5-1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分布m5 sxsvooo 0 12 5 o)(x o v o o o OOOOOOOOO 0 12 5 125(12 夕10080706050403020100801220染物易于集中的气象条件,也可能生成对环境产生有
4、危害的逆温气象条件。因此,该层对大气污染物的集中、输送和转化影响最大。大气对流层的厚度不恒定,随地球纬度增高而降低,且与季节的变化有关,赤道四周约为15km,中纬度地区约为10-12 km,两极地区约为8km;同一地区,夏季比冬季厚。一般状况下,对流层中的气温沿垂直高度自下而上递减,约每提升100m平均降低0.65o从地面对上至11.5 km高度范围内的对流层称为大气边界层,该层空气流淌受地表影响最大。由于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作用的的影响,风速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又称为摩擦层。地表面冷热的变化使气温在昼夜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可相差十几乃至儿十度。由于从地面到100左右的近地层在垂直方向上热量
5、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上下气温之差可达12。大气边界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最大,污染物的迁移集中和稀释转化也主要在这一层进行。边界层以上的气流受地面摩擦作用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忽视不计,因此称为自由大气。2 .平流层平流层是指从对流层顶到离地高度约55 km范围的大气层,该层和对流层包含了大气质量的99. 9 %。平流层内空气淡薄,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和尘埃。平流层的温度分布是:从对流层顶到离地约22km的高度范围为同温层,气温几乎不随高度变化,约为-55。从22km连续向上进入臭氧带,在这里太阳的紫外辐射被汲取,转化为热能,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提升,到达层顶时气温提升到一3左右。平流层内
6、气温下低上高的分布规律,使得该层空气的竖直对流混合微弱,大气基本处于平流运动。因此,该层大气的透亮度较好,气流稳定,很少消失云雨及风暴等天气现象。平流层中的臭氧层是80-100km处的氧分子在太阳紫外辐射作用下光解为氧原子,再与其它氧分子化合成臭氧而形成的,其化合作用主要在3060km处。从对流层顶向上,臭氧浓度潮渐增大,在2225km处达最大值,往后渐渐减小,到平流层顶臭氧含量极其微小。由于40km以上,在光化作用下,由氧化合为臭氧和由臭氧光解成氧的过程几乎保持平衡状态。在某种环流作用下,臭氧被送到很少光解的高度以下积聚,集中在1535k高度之间。通常将2225km处称为臭氧层。3 .中间层
7、中间层是指从平流层顶到高度80km左右范围内的大气层,其空气质量仅占大气质量的10:该层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层顶的温度可降到一93C左右。因此,空气的对流运动猛烈,垂直方向混合明显。4 .暖层暖层为中层顶延长到800km高空的大气层,该层的空气质量只有大气质量的10一5。暖层在猛烈的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下,其气温随高度提升而快速增高,暖层顶部温度可高达5002000K,且昼夜温度变化很大。暖层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因此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和电子,故又称为电离层。二、气象要素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中污染物集中的主要因素。历史上发生过的重大空气污染危害大事,都是在不利于污染物集中的气象条件下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各类 大气 扩散 方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