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液体闪点与燃点测量实验.docx
《可燃液体闪点与燃点测量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燃液体闪点与燃点测量实验.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实验3可燃液体闪点及燃点测定实验一、实验背景与目的(1)闪点与燃点概念由于液体的挥发性,各种液体表面总有蒸气存在,蒸气量的多少与液体温度有关。在规定的条件下加热可燃液体试样,当试样达到某温度时,其表面蒸气和周围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遇火焰接触会产生瞬间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现象称为闪燃。液体能够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闪点。在闪点温度下,液体只能发生闪燃而无法维持持续燃烧。这是因为闪点温度下,可燃液体的挥发速率小于其燃烧速度,液体表面的蒸汽燃烧后无法得到补充,导致火焰自行熄灭。虽然在闪点温度无法形成持续火焰,但从消防的观点考虑,闪燃是火险的警告,是着火的前兆,闪点是可能引起火灾的最低温度
2、。闪点越低,液体引发火灾的危险性越大,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的安全性越差。因此,闪点是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是液体易燃性分级的依据。一般要求液体的使用温度要比其闪点低2030,以保证使用安全和减少挥发损失。在不同场合下,依据闪点高低,液体有不同分类方式。具体采用何种分类方式,要按照实际场合具体分析。 依据GB 50074-2014石油库设计规范,将液体分为易燃和可燃两类:易燃液体:闪点45。(:的液体;可燃液体:闪点45。(:的液体。 依据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液体火灾危险性分为三类:甲类液体:闪点V28C的液体,如汽油等。乙类液体:28闪点V60C的液体,如
3、灯用煤油等 丙类液体:闪点260的液体,如重油、润滑油等。常温下为液态且具有可燃性的物质,按其闪点高低分为以下3类:令 低闪点液体:闪点V-18C,如乙酸、丙酮、正己烷等。令 中闪点液体:闪点V23C,如苯、甲醇等。令高闪点液体:23CW闪点W61C,如二乙二醇二甲醛、苯甲醛等。当可燃液体表面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后,遇到火焰可形成连续燃烧(持续时间不小于5s)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2)开口杯法与闭口杯法测量闪点闪点测量可分为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大类。开口杯法测量闪点的原理是实验时保持量杯为敞开状态,而闭口杯法则保持量杯为密闭状态。之所以要将闪点测量分为开口杯和闭口杯两种方法,主要决定于液体(主
4、要为石油)产品的性质和实际使用条件。通常闭口杯法多用于测定轻质石油产品,如溶剂油、煤油等,由于测定条件与轻质油品的实际密闭储存和使用条件相似,可以作为防火安全控制指标的依据。开口杯法多用于润滑油及重质石油产品。由于用开口杯法测定时,石油产品受热后所形成的蒸气不断向周围空气扩散,使测得的闪点偏高。一般来说,同一油品,用开口法测定的结果要比闭口法高1030。Co需要说明,前述分类所采用的闪点均为闭口杯所测闪点值。本实验采用开口杯及闭口杯测量液体闪点,实验目的如下:(1)掌握可燃液体闪点、燃点的定义及可燃液体存在闪燃现象的原因。(2)理解开口杯、闭口杯两种测量可燃液体闪点方法的区别及适用场合。(3)
5、掌握开口杯闪点测定仪、闭口杯闪点测定仪的使用方法。(4)理解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二、实验原理与流程闪点测试最初起源于英国,主要使用Abel闪点仪。1873年德国工程师Berthold Pensky改造了 Abel系统,形成Abel Pensky闪点仪,后来又和AdolfMartens教授共同研制成功宾斯基马丁(PenskyMartens)闭口闪点测定仪,并获得工业界和科技届的广泛认可,成为测量闭口杯闪点的主要标准仪器之一。以此同时,美国也推出了克利夫兰(Cleveland)开口闪点测定仪。我国闪点测定标准分别为GB/T 261-2008闪点的测定宾斯基-马丁闭口杯法以及GB/T 3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可燃 液体 闪点 燃点 测量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