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绵阳三诊阅卷评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绵阳三诊阅卷评分细则.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绵阳市高中2023级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语文阅卷评分细则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答案 气温升高:持续晴天,温度升高,雪同地表分离;升华改变/雪层内部结构,变得脆弱。 持续暴雪:持续暴雪增加了山I.积雪的重量,使雪层的地心引力大于摩擦力,极易雪崩。风力强劲:罕见大风(120公里/小时)将大量的雪吹向背风坡,导致背风坡的积雪增多。二、评分细则每点2分,共6分。第一点从两个层次作答,分号前后各1分。第二点和第三点意思接近即可,但只概括,不分析,每点只给1分;只分析,不概括,酌情扣1分;完全不分点作答,在得分上扣1分。三、问题呈现(1)审题不准。未能抓住题干关键词“异常天气”,而是从“人为因素”“地形特征”等角
2、度作答。(2)角度单一。部分学生仅从“天气晴朗、气温上升”角度分析,导致答案要点遗漏。(3)概括角度和分析内容不一致。如:从“气温上升”角度概括,却以“大风增加背风坡积雪作为分析。(4)答案组织缺少关键词,表述不够准确。如答案中某些加粗关键词不见其踪。(5)答案要点构成不完整。有概括无分析或有分析无概括。四、备考建议(1)培养读文能力。立足文本,抓住中心,理清结构,从整体到局部读懂文本。(2)加强审题训练。圈点勾画题干关键词,准确把握答题方向。(3)注重语言表达规范。一是凸显关键词,拒绝泛泛作答。二是根据题干要求做到概括与分析共舞。三是因分赋点,分点作答。文学类文本阅读第8题一、答案信中有对自
3、己(母亲)的关心。儿子虽投身于抗战,但仍未忘记关心自己,这让母亲颇感安慰。 儿子满怀救国之热忱。儿子写出音乐作品,以实际行动鼓舞民众,这让母亲由衷欣慰。 言语中表明形势向好。中华民族渐渐觉醒,英勇顽强地齐心抗战,这让母亲看到希望。(每点2分,意思接近即可,共6分)二、评分细则第点,重点从对母亲的角度作答,文中有对母亲的想念、关心、祝福等内容;第点,重点从作者自己的角度隹答,文中说到自己有救国热忱、写音乐作品等内容;第点,重点从家国民族、形势的角度作答,文中认为中华民族渐渐觉醒,抗战一定会取得胜利。每点2分,最佳答案应既有概括又有分析,只概括未分析每点只给1分。如答到向母亲报平安,酌情给1分。三
4、、问题呈现(1)答题角度不准确,没有从母亲看到信的角度答题,而是从作者的角度答题,如“作者认为母亲一定会支持他所做的一切”(2)不会归纳概括,不能将大量信息浓缩为准确、简明的要点;(3)角度单一,不全面。如只答“儿子满怀救国之热忱”;(4)把文本当成小说,分析情节上的作用;(5)过度脑补,脑洞大开,把这封信当成一封绝笔信或遗书。第9题一、答案作者内心抵触战争,但为了国家和民族的自由,又积极地投身抗战。(对战争的看法)作者时时感到沮丧(常感自己能力薄弱和实际生活的缺乏),但又充满信心,坚信音乐能在抗战中发挥作用(愿担重任)(对自身能力和音乐的看法)作者思念牵挂母亲,但为了抗战胜利,需加紧创作,只
5、能暂时忘记。(投身抗战与亲情的两难选择)二、评分细则每点心理分析应体现“复杂而矛盾”的特点,“狂杂”体现为多种心理,“矛盾”体现为“对立”“两难选择”的心理,每点只分析了一种心理,只给1分。若整体只答了一种心理,给0分。三、问题呈现(1)学生答案不能体现“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每点只分析某种单一的心理,如“紧张”“悲痛”“斗志昂扬”;或答了多种心理,但并不体现矛盾,如“对敌人的厌恶和对同胞的同情”“对母亲的思念和对中国战士的赞美”;或把“复杂”单独提出来分析;(2)观点表述令人费解,如“人民与母亲对他的矛盾”;(3)答非所问,如“第一人称为线索”“推动了情节”;(4)找不到题干设问的关键词,把重
6、点放在“书信更能体现出”“本文没有宏大叙事”这些并不重要的语句的分析上。四、备考建议(1)对一个文本的解读不仅限于试题考查的内容,可以在理解、概括、分析、鉴赏、探究等多角度拓展,对文本再利用。(2)重视审题,看清要求,找准角度,思考全面。(3)在答案呈现上可以专项训练信息筛选、整合、概括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没有先概括的意识。(4)多研究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各种文体的练习都要覆盖,各类题型考点都要覆盖。文言翻译一、评分标准1.况今奉未言之儿,以临天下,而望升平,其可得乎?(5分)何况现在尊奉尚不能说话的小孩,来治理(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译为“推荐”“立”不给分。译为“光临”“君临天下”不
7、给分。译为“歌舞升平”不给分。译为“女”不给公C天下,却指望天下太平,难道能够实现吗?得分点:奉:尊奉:侍奉,伺候。临:统治,治理,掌管;面对。升平:太平,天下太平,治平。公甘.Tft酒但4,后同但W)句意1分,从严,译对四个关键词且句意没有硬伤即给句意分。1.今宿卫文武,足得一战,但守河桥,观其意趣(5分)现今保卫皇宫的文武大臣,足够和他们一战,只需守住河桥,观察对方的意图动向(就行了)。(划线处各1分,大意1分,共5分)得分点:宿卫:a作动词,译为“保护,保卫,护卫,警守卫”;b作名词,译为“宫禁中值宿,担任译为“驻守,驻扎”不给分。译为“可以”“能够”不给分。译为“但是”不给分。卫的人”
8、、“禁卫军”等。足:足够,充足,足以;够得上,值得。但:只需,只要,只用;仅仅需要。意趣:意图动向,意向,目的,打算,想法。译为“兴趣”不给分。句意1分,从严,译对四个关键词且句意没有硬伤即给句意分。二、主要问题1 .采点不准,考点字不译或漏译。如“而望升平”直接译为“却希望能升平”,“足得一战”译为“能够一战”等。2 .基础不牢,错字别字较多。如“待奉”“侍俸”“统临”“制理”“撑管”“天下大平”“难到”“意象”等。3 .逻辑欠缺,语境意识不强。如把“而望升平”译为“皇太后想要提升地位”三、教学建议1 .回归教材,夯实基础。2 .强化采分点意识,牢记“信达雅”三字诀。3 .掌握基本翻译技巧,
9、如字形推断、语法分析、熟语联想等。4 .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尽量避免错别字、逻辑不通,不合情理等问题。诗歌鉴赏题15.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一、评分细则 元诗借对小松未来长成千岁松树的期许(紧扣对象“小松”和对象特点“成长”,1分),寄托、了诗人对自己胸怀凌云壮志、奋进勃终将成材(紧扣对象“诗人或自己”和对象特点“成材或壮志”,1分)曲期许期待)之情(1分)。 刘诗传写青松刚劲且不畏劣境倍扣对象“青松或山上松”和对象特点“刚劲、坚强或不畏严寒”,分),勉励或劝诫、告诫、劝慰(1分)自己或从弟志向坚贞、坚守品性嗦扣对象“诗人或从弟”和对象特点“志
10、向坚贞、坚守品性”,1分)。(每点3分,诗中松树特点1分,情感对象1分,情感特征1分。意思接近即可,共6分)二、阅卷分析1 .前后勾连,整合信息,读懂诗歌由元稹的诗歌标题西斋小松二首(其二)可知,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小松,结合诗歌最后两句“千岁盘老龙,修鳞自兹始”可知,这首诗写的是小松成长的期许。可是,一些学生不看标题,不看诗歌上下文,只盯着诗歌结尾两句,片面地认为本诗写的是老松的坚强,并且错误地认为前面所写的小松是为了衬托老松。2 .注重高初中课文的理解和复习,强化教考结合的思维。第二首诗赠从弟出自初中选修教材的课文篇目,从学生答题情况看,对这首诗的理解很不到位。可见,学生对高初中课文所选的诗
11、歌特别是非背诵篇目的阅读理解没有到位,这是一个学习的短板,在后期复习中应当重视。3 .把握题目重心,准确识别题型题目“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的重心在回答所抒发的情感,属于内容理解,但不少学生把题型理解错了,重心放在表达情感的手法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误。4、紧扣题目关键词,把握答题方向和要求。题目“两首诗均以松树寄托感情”中“寄托感情”意味着不能直接回答对松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回答所抒发的情感不应该是表面的、直接的,而应该是诗歌隐含的对象和情感。题目“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的关键词是情感,答案的关键词也必须是情感词。5、巧妙利用题目信息,准确回答问题,题目“但所抒情感有所不同”
12、告诉学生,所抒发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回答问题就应该比较分析两首诗的情感的差异。语言文字运用题第*题一、评分细则第一空:人山人海(或:水泄不通、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座无虚席、人头攒动)第二空:耳濡目染第三空:如痴如醉(或:如醉如痴、心醉神迷)(每空1分,共3分。有错别字,不给分)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 .对语境的理解分析不到位,选填的成语不准确:语意偏差。如:第一空填“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第二空镇“能歌善舞”,第三空填“恍若隔世”等。所填成语的感情色彩不当。如:第一空填“人满为患”。对成语用法的掌握不到位。如:第二空填“潜移默化”。2 .生造成语。如“陶醉不已”。3 .错别字多。如“人声鼎沸
13、”的“鼎”写成“顶”,“鼎”上面的“目”写成“日”;“耳濡目染”的“濡”写成“儒”等。4 .答题不规范。个别考生在一处填写了多个近义成语。第19题一、评分细则 “只有”意为单一,表明秦腔在秦川地区的独特(特殊)性(或:表明除了秦腔,没有什么戏曲更能展现秦川的特点,更能表现秦人的内心情感):(1分) “只能有”意为唯一,表明秦腔是唯适应秦川地域特征和百姓的戏曲(或:表明秦腔在秦川和秦人心中不可替代/表明秦川诞生秦腔的必然性);(分) 两个连用,构成一种强调(进一步突出):(1分) 凸显了秦腔对于秦地及秦人的重要性(重要意义/重要价值)。(1分)(画线处每点1分,共4分,意思接近即可)二、学生存在
14、的主要问题1 .分析太笼统。没有把“只有也只能有“分解为“只有”和”只能有”两个词组,再结合语境分别作解析。大部分考生只能笼统地把表达效果答成“表示强调”。2 .“贴标签”式作答。如答成“节奏鲜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感”。第20题一、评分细则第一空:不(容)易导致过敏(2分)第二空:且(又/或)有哮喘史(【所写句锁定关键词“哮喘史”,且语意通畅,给2分;如出现的关键词为“哮喘”“哮喘症状”,语意通畅,给1分】第三空:一是阻断(阻隔)过敏源(原)(或:一是阻断接触,一是做好防护(预防),一是避免与花粉接触)(2分)【所写答案为“有以下三种方法”,。分;如答案中没有“一是”这一关键语,只有“
15、要阻断过敏源”类似的表述,给1分】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 .不能对文本信息进行有效地“前后勾连”,对提示性语句分析和理解不到位。如:第一处填成了“容易导致过敏”,与文意刚好相反。2 .对语段的层次理解出错,将第三处填写的句子理解为后文的总起句,写成了“有以下三种方法”3 .答案表述不严谨,用词不准确。如:对第二处的关键词“哮喘史”提取不准,表述成“哮喘”“哮喘症状”等;第三处没有使用“一是”这样的句式;第三处把“阻断接触(花粉)”写成“减少接触(花粉)”等。第21题一、评分细则花粉过敏是人体接触到某种花粉后所引起的二safis病(或:花粉过敏是一种人体接触到某种花粉后所引起的过敏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或:发病人数逐年增加),其症状主要为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等,严重损害(危害、影响、威胁)人类健康。(画线处改对1处给1分;无病句、语序无大变动、句子流畅,给1分:共4分)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 .病点找不准或找不全。部分考生误认为原句存在“语义重复”的问题,把“症状主要为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