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6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 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 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 .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3 .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4 .严重烧伤病人。(二)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L患者的临床诊断
2、;5 .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6 .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13.血小板输注指征:内科系统疾病。若50 109/1,不需输注;2050 109/1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V109/1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V10109/1,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手术科室病人。若50 109/1,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 109/1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 109/1;70100109/1可进行上腹部手术。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I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 患者生存质量。itp,严格掌握。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
3、。(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dic(4)严重g-杆菌感染。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 症,一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四)成份血的适应症1 .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IOOOnI1T2O(1,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经发生休克的患者。2 .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宜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 患者。3 .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4 .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3量进行评价。主要评价内容是。(1)患者是否明确诊断;(2)病
4、例是否符合临床用血条件;(3)主管医师是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4)输血品 种和数量是否与患者病情相符、输血治疗是否恰 当;(5)急性失血是否进行了先晶后胶的扩容、大量输注抗凝血后 是否根据病情变 化补充了凝血因子(冷沉淀)和血小板;(6)非急症用血是否执行了备血制度和用血 审批制度;(7) 输血后是否及时进行了输血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如何;(8)输血治 疗前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及是否签订输血治疗 同意书;(9)输血申请单填写是否规范,输血病程记录等各种输血文书记录是否及时、规范、完整;(10)输血不良 反应治疗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规范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并上报。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一式三
5、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 务科、输血科,以供进行“临床科室用血质量考核”。2.医务科应定期开展对各临床科室及临床医师合理用血情况的评价,评价结果与科室质量管理和医师个人业 绩考核及用血权限认定挂钩。并针对各临床科室和临床医师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 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和奖惩意见。市人民医院 年 月 日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二)符合用血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慢性出血导致血色素下降至50-60gl的病人。3血液病、各种血细胞减少 及凝血因子缺失病人。4严重烧 伤病人。成分血的
6、适应症1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IOOoInI120OnlL并同时有进行性出血,濒临休克或已发生休克的患者。2悬浮红细胞。应用于临床各科输血,适用于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的输血者和外伤手术等引起的急性失血 患者。3浓缩红细胞:【同悬浮红细胞】o 4洗涤红细胞:主要用于输注全血或血浆后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高血钾症及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反复输血已产生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而引起发热的患者等。5白粒细胞。白粒细胞减少症。6血小板。各种原因导致的血小板计数低于 万的病人。血小板数量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下降者。7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缺乏症或凝血功能障碍者。8冷沉淀。主要用于对于Vii因
7、子、iii因子缺乏病,纤维蛋白原缺乏病,血管性血友病,儿童及成年人轻 中型血友病,各种大量失血及低容量性休克 并发的die以及白血病,肝衰竭病所致的纤维蛋白缺乏,创伤、烧伤、 烫伤、严重感染等患者。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临床输血前评估及输血效果评价表,对患者进 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 行,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表上签名。2患者或家属签订输血同意书。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需要输血治疗 时,应切实负起向患者及家属宣 传安全用血的责任,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输血的目的和可能发生输液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窗口期 问题),征得患者及家属
8、同意并签订输血同意书。这样使患者及其家属知道输血及有治疗作用,但又要承担一定的 风险,从而杜绝输注“人情血、“安慰血“、“营养血”、“新鲜血”,医院的输血人次减少总用血量下降,同时也减少了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3临床输血申请和审批。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三)为进一步加强对临床用血管理,规范临床合理用血,制定本制度。一、本制度中输血专指输注全血、红细胞、冰冻血浆、血小板、冷沉淀。二、本制度不适用于临床急诊抢救患者用血、择期手术术中大出血抢救用血、自体输血、稀有血型输血和 新生儿输血。医师在对上述五种不列入评估的类型进行输血时,应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 “手术科室输
9、血评 估表”(附表2)中相应选项处注明。三、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住院患者临床用血和择期手术患者术中用血必须遵照本暂行规定执行。四、输血前评估:1、医师在决定是否对住院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必须按照“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1)和/或“手 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对患者是否需要接受输血进行输血前评估。评估必须由主治医师及以上医师进行, 并由评估医师在评估 表上签名。2、医师应将评估内容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中。五、输血后评价:1、本份输血病例(自评价)由本治疗组最高级别医师进行输血后评价,并在“非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 表1)和/或“手术科室输血评估表”(附表2)填写结果、签名。输血前评估和
10、输血后评价表作为科室医疗质控小 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备查,不得丢失。2、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个月对本科所有的输血病历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汇总形成书面 材料一式三份,一份作为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的材料妥善保存,其余两份分别送医务科、检验科,以供进行“临 床科室用血情况考核”。3、各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要根据每个月医院医疗质量通报中有关各科室输血质量内容,提出各自科室的 整改措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整改措施。以确保临床用血质量不断提高。4、医务科和检验科每季度抽取输血病历资料,对临床用血质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每季度医疗质 量通报的一部份内容。并针对医务人员输血质量中出现的问题
11、提出整改要求。对出现较突出质量问题的相关医务人 员进行输血技术规范的学习、培训。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四)为切实落实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版)第19条“医务人 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 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和第28条“医 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用血医学文书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信息客 观真实、完整、可追溯。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临床输血 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等随病历保存”之规定,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卫医发2000 号),结合我 院实际,制定
12、本制度。第一条临床用血前评估(一)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 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二)拟实行输血治疗的病例应明确在病历中记载输血适应证,适应证的评估应以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 基础,可以参考当前最新的相关专业的专家所达成的共识。(三)患方签署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时的态度也是用血前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条用血后效果评价(一)病历中应记录本次输血过程的主要细节。(二)血液输注完毕后应参照用血前的评估项目进行效果评价,并记载于病历中。(三)必要时应评价并记录相对迟发的用血效果。(四)患方对本次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的认同情况
13、也是用血后效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五)为安全、有效、科学用血,临床医师输血治疗过程中应严格守以下规定,确保输血安全: 一、用血前评估,内容包括:1、了解过去有无输血史,有输血史者应询问有无输血并发症;2、了解有无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液疾病;3、了解有无服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令等;4、了解有无活动性出血或急、慢性贫血情况;5、一般体格检查;6、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血型鉴定(包括abo血型和rh血型)、 乙肝和丙肝相关检查、梅毒抗体以及hiv抗体等;7、用血前重要器官功能评估;8、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的风险及益处。二、用
14、血后效果评价,内容包括;1、临床症状改变情况;2、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等;3、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效果评价制度(六)为进一步贯彻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加强我院临床用血管理,科学合 理使用血液,保障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一、临床医师在决定对患者输血治疗前必须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前评估,输血治疗后 要做出输血疗效评价,评估、评价结果要记入病程记录。二、输血前评估的内容主要是:(一)患者是否符合用血的条件1.急性大量出血病人和手术中用血病人。2 .慢性出血导致hb50-60gl的病人。3 .血液病、各种
15、血细胞减少及各种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异常导致的出凝血障碍病人。4 .严重烧伤病人。(二)患者病情及输血指征评估L患者的临床诊断;5 .引起失血或贫血的病因;6 .是否已进行病因治疗;-13.血小板输注指征:内科系统疾病。若50 109/1,不需输注;2050 109/1之间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输注;若109/1并伴有出血倾向,应立即输注;V10109/1,不管病人是否有出血,立即输注。手术科室病人。若50 109/1,不能进行手术;产科手术50 109/1可以进行;如果进行头颅、眼睛、脊柱手术一般要达到100 109/1;70100 109/1可进行上腹部手术。肾脏疾病晚期如尿毒症等,虽然Plt计数正常,但血小板功能伴有障碍,伴有出血倾向,适当输注可提高患 者生存质量。itpo严格掌握。当伴有下列情况时,输注剂量要加倍。(1)同种抗原(抗原抗体反应)(2)伴有脾亢(3) die (4)严重g-杆菌感染。因血小板多次输注后会产生同种抗体,而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和寿命,因此,输用血小板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一 次足量输注。不主张预防性输注。(四)成份血的适应症1 .全血只适用于失血量已超过I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