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峡县“十四五”水安全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峡县“十四五”水安全规划.docx(5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西峡县“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西峡县水利局西峡县水利技术服务中心1水安全保障现状、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11.1水安全现状11.2“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主要成就113存在的主要问题42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依据72.1指导思想72.2规划原则72.3规划主要目标92.4规划依据93水安全保障总体规划思路103.1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103. 2保护治理水生态环境103.3科学防治水灾害113.4全面提升水管理114水利改革创新124. 1深化价税改革124. 2推动管护体制改革134. 3水利投融资机制改革135. 4科技创新145.水利建设主要任务155. 1供水安全工程175.2农村水利工程
2、305.3水生态安全工程325.4水环境安全工程385.5防洪安全工程425.6水文化建设工程445.7水治理能力提升475.8其他496保障措施506.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级责任506.2积极筹措资金,保障资金投入516.3深入宣传引导,促进公众参与516.4抓好前期工作,保证规划顺利实施517附图528附件531水安全保障现状、取得成就及存在问题1.1 水安全现状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峡县围绕除水害、兴水利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建成了具有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生态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在抗御水旱灾害、保障经济社会
3、安全、促进工农业生产、保护水土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水库66座,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1)型水库5座,小(2)型水库58座;建成水电站42座,其中仍正常投入运行的33座;治理鹳河、淇河、蛇尾河、丁河等多条中小河流及其支流,修建5级以上河道堤防百余公里;骨干河道重要河段的防洪标准普遍提高到10至20年一遇;兴建了大量的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供水保障体系,年供水能力达到104亿立方米;机电井2000余眼,提水泵站近百座,有效灌溉面积达到8000余公顷,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了0.50;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万公顷,对66条小流域进行
4、了综合治理。初步建成了以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为中心,上连国家防总、流域机构,下通市、县和乡镇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正在建设拟覆盖全县大小河段的“智慧河长”综合管理系统。1.2 “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主要成就1.2.1防汛抗旱减灾基本完成任务“十三五”期间,我县降雨总体偏少,局部的洪涝灾害也并没有造成大的险情,防汛抗旱减灾工作主要以抗旱保丰收为主。我县通过全面调查摸底,理清轻重缓急,因地施策,实施了一系列抗旱应急水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高效节水等工程,通过充分发挥各类水利设施的抗旱能力,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了防洪安全和粮食稳定丰收。12.2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实施立足于打基础、管长
5、远、利发展、惠民生,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得到加快推进。如我县鹳河生态文化园成功落地建设,并即将竣工,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石门水库作为我县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全面的除险加固,防洪抗旱减灾能力得到有力保障;湾潭水库工程历经有关部门人员多年的前期工作努力,也即将立项进入建设程序,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12.3民生水利发展成效显著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实施惠及民生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基本解决了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省委、省政府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庄严承诺;基本按计划完成了小型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和竣工验收工作;通过山洪灾害防治
6、非工程措施项目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县防治山洪的软硬件水平;对丁河、蛇尾河2个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了2016、2018两个年度的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圆满完成了移民安置和设施配套工作,移民生活和谐稳定,移民后期扶持卓有成效。1. 2.4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以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作为重要抓手,坚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加快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机制建设,全面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有偿使用水资源,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制度,完成年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完成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
7、作,以有限的水资源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支撑和保障。12.5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与治理修复相结合,以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积极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积极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实施了老灌河、北小河水系连通工程。重视河湖生态补水,石门电站率先开展了绿色小水电试点建设,按要求保证生态流量的下泄。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建设,继续实施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充分利用省市补偿费资金进行水保建设。1. 2.6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西峡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接连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小型水库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西政办(2019)86号)、关于移交小型水库管理权的通知(西政办201
8、9)87号),明确了小型水库的管护责任、人员、经费、范围等相关办法,旨在进一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工作。组织实施了西峡县河湖管理范围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调查测量、划界埋桩项目,作为水利行业强监管的重要举措,作为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的重要基础工作。水行政审批改革继续深化,取消合并了部分涉水行政审批和审批性质管理事项,施行网上行政审批,让群众少跑腿。12.7依法治水管水得到加强以依法治水、科技兴水为重点,不断加强水利科技创新,着力提高水利行业能力。通过普法宣传页、普法大讲台、普法专题演出等形式,大力推进水法制宣传;加强了执法队伍建设,成立了联合执法专班,查处了一批水事违法案
9、件,水事秩序明显好转;积极开展了水事纠纷调处工作,水行政复议、应诉工作进一步规范。从总体上看,“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一些目标和任务提前超额完成,为“十四五”水利发展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存在的主要问题13.1防洪减灾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明显,极端气候现象频发。我县的防洪减灾体系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小流域山洪灾害的监测与防御能力不足,主要易涝地区排涝能力不足,应对突发性强降雨和持续性干旱能力不强。部分河道治理工程为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经过多年的运行,部分河段有不同程度的淤积,河床抬高,排涝能力较低。乡镇、村等基层防汛防洪体系亟待完善,水利工程安全度的
10、提高有待加强。防汛防洪抗旱工作目前还主要是政府行为,没有通过积极宣传动员,发展为全民行动。13.2水资源配置不合理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地区供水能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区域性缺水及工程性缺水特征明显,部分山区农村饮水工程出现了老化损坏,水源工程出现短缺干涸等问题,农民饮用水安全工程有待进一步推进。山区农田灌溉保证率差异较大,除部分集中连片等区域实施了高效节水等工程措施外,一般农田灌溉保证率较低,高效生态农业、喷微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速度不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付出的水资源、水环境代价依然过大;全社会的节水意识有待加强,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激励机制尚不
11、完善。13.3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各种原因,全县各地多处挤占河道、与水争地现象仍是顽疾,向河内倾倒垃圾废渣、排放污水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入库河流水质超标,丘陵山区荒山荒坡冲沟发育,裸露地及矿山开挖面侵蚀严重。虽然治理工作在不断加强,但全县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污染问题又相当突出,治理和改善水生态环境任务艰巨。1. 3.4水利设施运行管理方式落后随着越来越多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运行,建后管理问题较为突出。基层水利工作较薄弱,“建重于管”思想依然顽固,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尚不完善,领导责任未能压实,管理人员、经费未按要求足额落实。县、乡、村各级对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维护、使用权限没
12、有完全理顺,产权不清,机制不活,职责落实不到位。13.5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省级财政虽给予项目建设资金一定比例的补助,但由于市、县、乡镇级财政普遍困难,很多项目资金后续难以配套到位,严重影响了工程的建设计划,工程效益未能有效发挥。虽然我县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建设经营模式,创新投融资模式,但对于资金需求巨大的水利项目建设来说缺口仍然较大。2规划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及依据2.1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和水利部“工程补短板、行业强监管”工作总基调,以
13、省委、省政府关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四水同治”工作部署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我县“四个西峡”形象定位和“四区”功能定位,扎实推进河长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2.2 规划原则为加快推进新时代西峡县水利现代化建设,统筹协调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的关系,协同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次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问题导向、科学规划。立足补短板、破瓶颈、增后劲、上水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水环境保护等问题,统筹考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和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以规划引领水利改革发展
14、。2 .坚持节水优先、高效利用。把农业节水作为主攻方向,实施国家节水行动。以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刚性约束,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3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在满足生活用水的基础上,确保河流基本生态流量,强化水域岸线和水工程的生态空间管控,加强水生态系统修复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增强水土保持监管,构建“江河安澜、河通渠畅、水清岸绿、生态健康、人水和谐”的水生态安全保障体系。4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
15、展。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坚持流域治理与区域治理相协调、城市水利与农村水利相协调、治理开发与综合保护利用相协调,统筹解决洪、涝、旱和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问题,地表地下、上游下游、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协同治理,全面提升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5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把握新老水问题的差异性,注重流域与区域、城市与乡村的差异化,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分类施策,按照空间均衡的要求,合理布局防洪减灾、供水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措施。6 .坚持改革创新、两手发力。坚持政府与市场两手发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领带动作用和公益事业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培育多元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资主体与经营管理模式。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依法治水、依法管水。增强水利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水利工作水平。2.3 规划主要目标到2025年,节水型社会基本建立,地下水开发利用基本实现采补平衡,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持续提升,美丽河湖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显著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西峡县城区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其他乡镇达到10-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主要河道及洼地除劳标准达到5-10年一遇;农田灌溉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