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平台项目-可研报告.docx
《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平台项目-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平台项目-可研报告.docx(4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II1 .引言I1.1. 立项目标和意义11.2. 国内外同类产品研究综述32 .参考资料73 .产品竞争性分析73.1. 产品技术竞争力73.2. 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83.2.1. 市场分析83.2.2. 同类产品竞争性分析94 .研发内容及技术路线114.1. 研发产品总体概述114.2. 研发内容124.2.1. 负荷聚合平台需求响应系统124.2.2. 负荷聚合平台储能综合管理系统174.3. 技术路线204.3.1. 负荷聚合平台咨求响应系统204.3.2. 负荷聚合平台储能管理系统234.4. 关键点技术及难点27441.负荷聚合平台需求晌
2、应系统274.42负荷聚合平台储能综合管理系统274.5. 项目创新点284.5.1. 负荷聚合平台需求晌应系统284.5.2. 负荷聚合平台储能综合管理系统294.6. 预期目标及成果304.6.1. 产品预期目标304.6.2. 最终成果314.7. 合作单位或依托单位314.7.1. 同方有云314.7.2. 浙江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24.8. 产品开发基础334.8.1. 项目团队情况334.8.2. 项目成员及分工344.8.3. 项目开发环境基础条件354.8.4. 产品市场营销策略365 .项目进度安棒376 .项目经费预算397 .产品经济效益评估407.1. 负荷聚合平台需
3、求响应系统407.2. 储能综合管理系统418 .风除评估与防范428.1. 技术风险与防范措施428.2. 市场风险与防范措施438.3. 法律风险及应对措施438.4. 其他风险及应对措施439 .附录45ams1 .引言11,立项目标和意义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中碎片化、分散化地柔性负荷资源越来越受到各国研究专家的重视。一方面,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储能这类具有双向互动能力的柔性负荷,接入电网的比例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温控负荷这类传统电力负荷,可根据电网调度指令和激励信号快速响应。电网中大量的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柔性负荷等资源,均具备参与电网调节的能力,通过合理的
4、方式聚合调度,不仅能够平抑间歇性能源波动和降低系统峰谷差,而且与传统需求管理增加装机容量相比,投资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柔性负荷具有运行无序性,分散性且单个可调容量小等特征,目前尚无可将其聚合控制参与市场的调控主体,多类柔性负荷按照各自的行为特征运行,例如,电动汽车的充放电行为具有随机无序性;用户侧分布式储能为保证个体用户收益最优,按照电价差套利最大化来确定运行策略;温控负荷以用户体醛最优为目标,在用户行为特征影响下独立运行。分布式资源数量众多、容量不均、布局分散,多类柔性负荷相互之间缺乏协同调控,无法参与到电力系统中,通过电网调度中心直接调度成本过高,难以直接被电网调度。
5、如何规模化地聚合柔性负荷资源,适时可控地参与到电力系统调控和电力市场交易中,发挥其资源价值,已成为新一代电力系统的重要。2019年浙江省能源局发布了浙江电力辅助服务(调峰)市场启停交易补充规则、淅江电力辅助服务(调频)市场交易规则(征求意见稿),鼓励符合条件的储能电站及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注册并参与电力调频辅助服务。2023年公司将“推动网源荷储协同互动,提升负荷调控能力”作为重点专项工作,将按定标准、建市场、提能力、推重点四个板块齐头并进的推动,开展调度端可控负荷调控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推动负荷调控能力提升。针对储能业务,政府政策和工作部署均明确了储能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业务方向。事实上,浙江
6、也确实具备储能发展的优越条件:2010年以来,浙江电网峰谷差呈现加大趋势,年均增长9%以上;尖峰负荷屡创新高,电网调峰面临巨大压力;工业用电峰谷价差是全国最高的省份之一;等等。上述条件均为储能在浙江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发展奠定了优越的基础。利用技术手段将分布式电源、储能和柔性负荷等资源进行有效合理的聚合并参与电网调度调节,具有现实可行性与应用价值。通过研发综合能源负荷聚合平台,一方面能够将各类分散的柔性负荷进行有效聚合,形成客户他需求响应能力,可以通过平台对具备负荷调节能力的工商业用户进行遨约响应和实时响应,在尽可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的情况下,缓解电网运行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对客户侧
7、储能电站的综合监控,接入用户侧一定容量的储能电站,实现公司运营储能电站的用能监测和能效管理,为储能业主方、运维服务方等提供服务,并参与电力调频辅助服务,为延伸综合能源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造基础条件。综合能源负荷聚合平台能够对用户侧的信息采集,对用户的设备的运行负荷进行实时监控、对区域内负荷进行预测和管理、对需求响应以及储能等各类型可调负荷涉及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和综合分析、并实现与调峰辅助服务系统的衔接功能,具体能力如下所示:(1)需求响应综合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用户侧的可调节用电设备用电情况,配合调度系统的控制策略,实现对用电设备参数以及开关、负荷等进行遥调和遥控操作。(2)用电负荷预测及管理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虚拟 电厂 负荷 聚合 平台 项目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