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六国论》与李桢《六国论》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
《苏辙《六国论》与李桢《六国论》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辙《六国论》与李桢《六国论》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苏辙六国论与李桢六国论对比阅读(附答案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材料一: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秦 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浅也。韩、魏寒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 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 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 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 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撰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窟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 燕、赵之国,
2、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 无东顾之忧。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 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何其隙以取其国可不 悲哉!(节选自苏辙六国论)材料二: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 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中本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 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使之 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 自弱,而取夷灭。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
3、而秦独 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举乎战国, 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 无辜之民,以终戮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 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 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节选自李桢六国论)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 答案标号涂黑。秦兵未出A而天下诸侯B已自困矣C至于秦D人得伺E其隙以取F其国G 可不悲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疾,在
4、古代,“疾”指小病,“病”则比较严重;现在常把“疾病”并作 用 OB.道,文中意为规律,与庖丁解牛“臣之所好者道也”中“道”意思相 同。C.山东,文中指峨山以东地区,与鸿门宴“沛公居山东时”中“山东” 意思相同。D.迄,文中意为至、至I,与成语“迄今为止”中的“迄”意思相同。12 .下列对两则语段及课文六国论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苏洵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假设这三国反 其道而行之,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就不能被轻易判定了。B.苏辙认为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其他诸侯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 西边的秦国,所以其他诸侯国应该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C.苏辙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国论 苏辙 对比 阅读 答案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