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docx
《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是在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防护界面之间 测得的最短空间距离。即在保证电气性能稳定和安全的情况下,通过空 气能实现绝缘的最短距离。电气间隙的大小和老化现象无关。电气间隙能承受很高的过电压,但当 过电压值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此电压很快就引起电击穿,因此在确认电 气间隙大小的时候必须以设备可能会出现的最大的内部和外部过电压 (脉冲耐受电压为依据)。在不同场合使用同一电气设备或运用过电压 保护器时所出现的过电压大小各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将过 电压分为I至IV四个等级。爬电距离:沿绝缘表面测得的两个导电零部件之间或导电零部件与设备 防护界面之间的最短路径。
2、即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由于导体周围的绝 缘材料被电极化,导致绝缘材料呈现带电现象。此带电区(导体为圆形 时,带电区为环形)的半径,即为爬电距离。在绝缘材料表面会形成泄漏电流路径。若这些泄漏电流路径构成一条导 电通路,则出现表面闪络或击穿现象。绝缘材料的这种变化需要一定的 时间,它是由长时间加在器件上的工作电压所引起的,器件周围环境的 污染能加速这一变化。因此在确定端子爬电距离时要考虑工作电压的大小、污染等级及所运用 的绝缘材料的抗爬电特性。根据基准电压、污染等级及绝缘材料组别来 选择爬电距离。基准电压值是从供电电网的额定电压值推导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
3、多的电 子产品进入我们的家庭,为保证使用者的人身安全,世界各国均有相关 法规以约束电器产品对人身造成的各种伤害。因此,安全性设计在产品 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安全距离是在产品设计中 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实际测量中往往有不同的结 果差异、本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就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的安全标准要 求做一下概括总结,谈谈以下几点理解。1名词解释L安全距离包括电气间隙(空间距离),爬电距离(沿面距离)和绝 缘穿透距离。2、电气间隙: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空气测量 的最短距离。3、爬电距离:两相邻导体或一个导体与相邻电机壳表面的沿绝绝缘表 面测量的最短
4、距离。从GB4943-2011中2.10条款定义理解 在GB4943 ;2.10条款中指出电气间隙的尺寸应使得进入设备的瞬态过 电压和设备内部产生的峰值电压不能使其击穿。爬电距离的的尺寸应使 得绝缘在给定的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不会产生闪络或击穿(起痕)。 由此可以看出,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防范对象和考核目的不同。电气 间隙防范的是瞬态过电压或峰值电压;而爬电距离是考核绝缘在给定的 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下的耐受能力。从对一次电路二次电路的名词定义可以看出,二次电路可能是安全可触 及的,也可能是危险带电的;一个设备内可能同时存在一次电路和二次 电路,例如预定与电网电源直接相连使用的电源适配器;一个设
5、备也可 能本身就是二次电路,例如采用一台发电机或电池供电的设备。在理解 和区分一次电路和二次电路的基础上,也就理解标准中为什么二次电路 中也有对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等的电气间隙的要求。具体测量步骤步骤如下:-)电气间隙的测量步骤确定工作电压峰值和有效值;确定设备的供电电压和供电设施类别; 根据过电压类别来确定进入设备的瞬态过电压大小;确定设备的污染等级(一般设备为污染等级2);确定电气间隙跨接的绝缘类型(功能绝缘、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 绝缘)。二)确定爬电距离步骤确定工作电压的有效值或直流值;确定材料组别(根据相比漏电起痕指数,其划分为:I组材料,II组材 料,ma组材料,mb组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气 间隙 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