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现场管理制度.docx
《生产现场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现场管理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生产现场管理制度1、目的规范员工对生产现场的整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提高操作技能和工作素质,以达到安全、文明、优质、高效、低耗的目的。2、范围公司生产部门3、内容3.1 质量管理3.1.1 各车间、班组应严格执行操作程序,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相互配合、协调工作。3.1.2 关键工段要按操作程序的规定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且受控状态。3.1.3 认真执行“三检”制度(自检、互检、巡检),岗位操作人员对自己生产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
2、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落实不放过。3.1.4 车间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成品绝不流入下道工序。3.1.5 严格划分“三区”(待加工区、报废品区、流转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3.2 工艺管理3.2.1严格执行技术部下达的生产工艺规程,任何人不得擅自变更。3.2.2对新工人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经测试合格并有老工指导方可上岗操作,生产部、技术部要不定期检查工艺规程的执行情况。3.2.3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样单生产,对样单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3.2.4
3、原材料、半成品、附件进入车间后,首先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接收手续(流转卡)方可投产。3.2.5严格执行标准、样单、产品工艺要求,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技术部审批后可用于正式生产。3.2.6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3.2.7自主开发的产品应进行不断的检测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批产品合格方可投入正式生产。3.2.8生产部应建立模具及技术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并做好各项记录。3.2.9合理使用设备、量具等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3.3定置管理3. 3.1定置摆放,按区域分类放置,并
4、做好标识。4. 3.2勤检查、勤转移、勤清理。5. 3.3做到单、物相符,流转卡记录数量与产品实际数量相符。6. 3.4加强对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3.3.5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3.3.6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现场清洁卫生。3.4设备管理3. 4.1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4. 4.2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5. 4.3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防护装置、润滑油路畅通,油路、油压、油位及蒸汽管道、气压等标准,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开
5、机操作。6. 4.4设备点检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7. 4.5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做到证机相符。8. 4.6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一般事故24小时内,重大事故应立即上报生产部经理或公司相关领导。9. 4.7坚持八字要求,即:整齐、清洁、安全、泗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二三好:管好、用好、保养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一般故障。五项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给汽,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10. 4.8设备运行中,观察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现场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