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存货动态质押的疑点问题研究——以“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55条为中心.docx
《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存货动态质押的疑点问题研究——以“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55条为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存货动态质押的疑点问题研究——以“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55条为中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供应链金融背景下存货动态困甲的疑点问题iff究一以民法腌保制度司趣释第55条为中心一、引言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使实体经济获得必要的金融支持,在业界开展多年的供应链融资的基砒上,我国政府近些年也着力推动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1)参见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选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2017年10月13日发布);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73号,2017年8月17日发布);2018年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号,2018年4月10
2、日发布);2019年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指导意见(银保监办发(2019)155号,2019年7月9日发布):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等8部门关于规范发展供应链金融支持供应链产业链稳定循环和优化升级的意见(银发(2023)226号,2023年9月18日发布)。作为一种金融模式,供应链金融整合了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的供货或销售企业、物流业等其他服务业,以求能有效安排供应链运抵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供应链融资在其中起着基础作用。(2)参见宋华:供应链金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1一20页。以供应修中的货物为担保财产进行融资,是
3、供应锥金融中常见的物流担保融资,存货质押是其中的主要形态。所谓存货质押,是以储放在仓库中的根食、钢铁、煤炭等批量货物为标的物的质押。2013年商务部国内贸易行业标准动产质押监管服务规范(SB/T109782013)把存货质押分为体态质押和动态质押,第3.9条将前者界定为“在质押期内,质物不发生变动的业务形态”,第3.10条将后者界定为“在质押期间,质物可以增加、置换、部分解押的业务形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法释(2023)28号,以下简称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第55条(以下简称第55条)、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11月14日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
4、会议纪要(法(2019)254号,以下简称九民纪要”)第63条(以下简称第63条)规定的流动质押即存货动态质押。(3)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A民法院出版社2023年版,第476页;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著: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9年版,第375页。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学理也用“流动质”的表达,参见史尚宽:物权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在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中,存货动态质押呈现两大稳定的运作规律:标的物具有流动性,形成动态的担保结构,即在质押期间,出质人能根据约定提取、置换或增加
5、货物,质押合同无需变更或更新。监管人介入交易,形成质押与监管并存的局面,即出质人、质权人和监管人共同订立监管合同,监管人在质权设立和质物流通上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形态与民法典的动产质押(以下简称民事质押)差异不小,理论界和司法界有不少争议,主要在于:存货动态质押是否为浮动抵押?存货动态质押的设立遵循什么标准?监管合同是保管合同还是委托合同?监管人迨背约定的法律后果?(4)参见程啸:担保物权研究(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646652页;同上注,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理解与适用,第374379页。在总结和吸收学理成果、司法经验的基础上,.民法典担保制度司法解稀”回应了这些
6、问题,通过第55条等条文明确了存货动态质押的法律定位、设立和监管人责任,主要表现为:存货动态质押不是浮动抵押。质权人委托监管人实际控制质物的,质权设立;出质人委托监管人监管的,质权未设立。监管人违反约定向出质人或其他人放货、因保管不善导致质物毁损灭失,应对质权人承担违约责任。这些规则对法院稳妥处理纠纷、对业界顺利发展业务,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不过,仔细分析第55条,会发现以下疑点问题:第55条有以通过一定数量、品种等概括描述能够确定范围的货物为债务的履行提供担保”的表述,这同样能适用于浮动抵押,那存货动态质押为何不是浮动抵押?第55条改自第63条,第63条判断质押设立的标准是交付,这与民法典第
7、429条有关动产质权设立的规定完全1样,但第55条的标准是“实际控制这一改变有无实质意义,应如何理解存货动态质押的设立标准?出质人在实践中有保有存货的义务,在监管人受托保管时,因保管不善导致货物毁损灭失,监管人应向出质人承担责任,但第55条规定监管人应向质权人承担责任,对这种巨大差异应如何评价和取舍?出质人、质权人和监管人三方关系相互交错,前两方的行为客观上会影响监管人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第55条对此并未涉及,那应如何理解这种影晌?要想解决这些疑点问题,需对以第55条为中心的相关法律规范进行妥当的解稀。存货动态质押是实务先行的供应储融资担保现象,在业界多年的推动和实践下,已经成为形态稳定、内核
8、明确的交易机制,在既不违法也不停俗的前提下,包括法院在内的外部力量应充分尊重其商业理性,没有必要管制其行为、更改其运行、重塑其模式、再造其规律,否则带来的破坏性将超出想象。基于此,围绕第55条的解释论不能悖于存货动态质押的实践规律。出于前述认识,本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存货动态质押相关的标准术语、商业银行规范、合同范本,并与法院裁判文书记栽的存货动态质押交易事实以及与银行、物流、贸易等实务界人士的访谈信息进行对比,力图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存货动态质押在供应链金融的背景下的实践真貌及其运作规律,以此为分析前述疑点问题的基点,尽量使第55条契合于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为了论逑方便,本文用存货指代作为质押客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供应 金融 背景 存货 动态 质押 疑点 问题 研究 民法典 担保 制度 司法解释 55 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