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红色故事(共5篇).docx
《党史红色故事(共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史红色故事(共5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党史红色小故事(共5篇)第一篇漆鲁鱼:行乞千里寻党漆鲁鱼(19021974),重庆市江津县人,漆南薰烈士的侄子,早年在叔叔漆南薰的资助下东渡日本留学学医。1929年在家乡江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奔赴中央苏区。中央红军长征前,为了照顾受重伤的陈毅等同志,时任中央苏区工农民主政府卫生部保健局局长的漆鲁鱼留在了苏区。但是在突围的过程中,漆鲁鱼被捕,之后他机智地假称是被俘的国民党军医,骗过敌人,最终被释放。脱离魔爪的漆鲁鱼急于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可是,当时的苏区已被敌人占领,要找到党组织极为困难。漆鲁鱼暗下决心,就是讨饭也要找到党,于是,身无分文的他踏上了漫长的寻党之路。漆鲁鱼一路风餐露宿,白天隐蔽,晚上
2、出来行走,沿路乞讨饭食,以维持生命。漆鲁鱼从瑞金出发,先后到寻乌、兴宁、汕头、上海,最后回到重庆。回到重庆后,漆鲁鱼开始在新蜀报写社论,经常在商务日报上发表抗日救亡的文章,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随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漆鲁鱼认识到不能只等着党来找自己,应该以果断的担当,立即组织群众,宣传抗日救国。于是,1936年6月重庆各界救国联合会在漆鲁鱼寓所成立,简称“重庆救国会”。重庆救国会成立后,迅速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工作,比如鲁迅先生追悼大会、救灾运动、援绥运动、抗议国民党逮捕七君子运动等。漆鲁鱼以救国会为核心组织成立了学生救国联合会、文艺界救国联合会、职业青年救国联合会、歌咏会和戏
3、剧团体(如怒吼剧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在抗日战争初期,救国会充分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唤醒民众,推动着重庆抗日救亡运动不断掀起新高潮。重庆救国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和建立的进步组织,为重庆地方党组织的恢复重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第二篇党史上首个惩治贪腐的文件1926年7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要求从严惩治党内开始滋生的腐败现象。会后,中共中央于8月4日颁布了党史上首个惩治贪污腐化分子的文件中央扩大会议通告一一坚决清洗贪污腐败分子。大革命时期,由于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工农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迅速增加,从1923年的400余人猛增到1925年
4、的3万余人。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党员数量进一步增长,在一些掀起革命高潮的中心地区,甚至出现全家或全村入党的现象。在这种情形下,党员队伍不免混入一些思想不纯、作风不正、品质恶劣的分子,导致党员质量退化和极少数人贪污腐败的现象。通告的颁布可谓正当其时。通告写道,一年以来,我们党乘着革命的高潮,有突飞的发展,这是可喜的现象。但同时也使投机腐败分子混入党内,他们在个人生活上表现极坏的倾向,给党以很恶劣的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事实,就是贪污行为,往往在经济问题上发生吞款、揩油的情弊。这不仅丧失革命者的道德,而且为普通社会道德所不容。通告指出,一个革命的党若是容留这些分子在内,必定会使党陷于腐化,不仅不能执行
5、革命工作,而且将为群众所厌弃,所以应该很坚决地清洗这些不良分子,和这些不良倾向斗争,这样才能坚固我们的营垒,才能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望。通告要求各级党部迅速审查所属同志,如有此类行为者,务须不容情的洗刷出党,不可令留存党中,使党腐化,且败坏党在群众中的威望。通告要求各级党部立即执行,并将结果上报中央。通告的颁布,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幼年时期,就对可能滋生的腐化现象高度警觉,对腐败现象绝不容忍。尤为可贵的是,党从坚持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和维护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高度,同贪污腐化行为做坚决斗争,有贪必肃、有腐必反,从而有力地维护了党组织的纯洁性、战斗力及其在群众中的威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革命战争中发挥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史 红色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