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年级上册疑难问题解答.docx
《2023年四年级上册疑难问题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四年级上册疑难问题解答.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四年级上册疑难问题解答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丁国忠一、教材第20页提到“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这与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说法不一致。这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动?从历史上看,国内外数学界对于自然数的定义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0不是自然数。例如,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于1889年提出了一组刻画自然数特征的公理,包含以下五条:(1)1是自然数。(2)任一自然数都有唯一自然数为其后继数。(3)没有两个相异的自然数有同一后继数。(4)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5)如果1具有性质P,且任何具有性质P的自然数其后继数也具有性质P,则一切自然数都具有性质P。从这组公理可以清楚地看到
2、,皮亚诺把。划归在自然数之外的。再如,上海辞书出版的(辞海)(1999年版)把自然数解释为:在人类历史开展的最初阶段,由于计量的需要,用以表示个数的数目。首先有数目一,以后逐次加一,即得二、三、四等等,统称为“自然数。建国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采纳自然数的这种定义,用N=(1,2,3,4,5,.)来表示自然数集,而用Nx=(0,1,2,3,4,5,.)表示扩展的自然数集。还有一种观点把0划归为自然数的范畴。例如,对现代数学根底有很大影响的法国布尔巴基学派的(数学原本)中,从集合论的角度,把0作为空集的基数,这样,全部有限集合的基数就都可以用自然数来刻画了。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国家也把0纳入自
3、然数集中。为了国际交流的方便,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3年12月27日公布的(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第311页,就已经规定自然数集N=(0,1,2,3,)。在(现代汉语词典)2023年6月第5版中也把自然数定义成:零和大于零的整数,即0,1,2,3,4,5,。依据上述原因,教材研究编写人员在对原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进行修订和编写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时,依据有关国家标准对自然数的定义进行了修改,规定0属于自然数。二、对于亿这样比拟大的计数单位,怎样援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感?新课标非常强调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教材中也在相关的单元编入了大量援助学生建立数感的素材。例如,在认识20以内
4、的数、IOO以内的数时,教材就注意通过估一估、数一数等活动援助学生形成对十、百等数量大小的感觉。但是,对于一些比拟大的计数单位(如万、亿),如何建立相应的数感?实在成为教师们教学中的困惑。首先要说明一点,为了表达方便,这儿所讲的数感仅仅指对一个数量相对大小的感觉(事实上,数感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指的是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拟、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量、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想)。数感的培养不是一两堂课就能到达目标的。因此,在一般教学中,需要时时处处进行这方面的渗透,不断累积这方面的经验。例如,为了援助学生形成对100这个数的感觉,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看百羊图、数100粒花生、数100根小棒、估量一堆
5、水果的数量等活动,来建立相应的数感。由上面的例子也可以看出,数感的培养不可能是一个抽象的过程。空泛地让学生说一说力万有多大?1亿有多大?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应该借助大量的生活经验,援助学生感受某种具体事物某个数量的相对大小。即便是借助直观的物体,学生也未必能建立起很好的数感。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个由1000(10215;10215;1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大正方体,感受1千有多大,也可以让他们看十个这样的正方体,感受1万有多大,但如果想通过同样的方法来建立1亿的数感,恐怕在操作层面上是难以实行的。要建立1亿的数感,需要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凭借生活经验,形成一种大致的感觉就可以了,教学时要求不宜
6、过高。教材中提供了一些援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范例,教学时可以参考借鉴。例如,第12页的第15题,让学生通过一些数学策略和生活经验推断某个数据信息的合理性,就是一种很好的建立数感的方法。再如,第4页的“你了解吗以及第33页的“1亿有多大,都是借助一些具体活动,通过计算,援助学生感受1亿的相对大小。但要感受1亿,并不像较小的计数单位那样,仅仅凭用眼看、用手摸等直观活动就能到达目的,还需要学生能更好地利用数学工具,同时,要具备很好的长度观念、质量观念、时间观念,更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想像能力,全部这些,都可以辅助学生较好地建立1亿的数感。例如,1亿名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学生虽然不可能对地球赤道
7、的长度有亲身体验,但可以利用想像和简单的科学知识,进行粗略的感受。除了教材上提供的这些素材以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制造性,让学生自行选择素材,设计各种活动,感受丰富多样的“1亿,如:一亿名小学生站在一起,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1亿粒大米有多少;1亿粒黄豆有多少;1亿滴水有多少;等等。三、教材中介绍了计算器的使用,但实际教学中一般不同意使用计算器,应如哪里理这一矛盾?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开展,计算器、计算机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大数目、多步骤的复杂计算,纸笔运算、珠算等显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的要求,需要有更先进的计算工具来替代。因此,计算器乃至计算机的使用已经成为现代社
8、会公民的一项根本技能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是符合社会开展的要求的。新课标在第二学段中明确要求学生:“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究简单的数学规律。依据社会的开展状况和课标的精神,教科书中除了介绍计算器的根本使用方法以外,还编入了一些利用计算器探究数学规律的习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较好地掌握口算、笔算、估算技能。在此次小学数学课程和教材改革中,虽然删去了大量的数目较大、步骤较多的计算内容,计算要求也相应降低,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根本的计算能力仍旧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点不会因为教材中引入计算器而有所改变。学生对四则运算的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四年级 上册 疑难问题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