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逻辑推理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逻辑推理讲义.docx(2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逻辑推理讲义逻辑常识一、逻辑推理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另外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一切推理都必须由前提和结论两部分组成。一般来说,作为推理依据的已知判断称为前提,所推导出的新的判断则称为结论。推理大体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一)直接推理只有一个前提的推理叫直接推理。例如:有的高三学生是共产党员,所以有的共产党员是高三学生。(二)间接推理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前提的推理就是间接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必会受到惩罚,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今天你们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一般说,间接推理又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等三种形式。(1)演绎推理所谓演绎推理,是指从一般性的前提
2、得出了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例如: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所以,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人民的惩罚的。这里,“贪赃枉法的人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是一般性前提,“你们一贯贪赃枉法”是特殊性前提。根据这两个前提推出你们今天是必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和人民的惩罚的”这个特殊性的结论。演绎推理可分为三段论、假言推理和选言推理。a三段论经验分享: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
3、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
4、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
5、,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1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其次,从选择的复习资料上来说,我用的是学习软件,不是一般的真题,我认为从电脑上面做题真的是把学习的效率提高了很多,再者这款软件集成最新题库、大纲资料、模拟、分析、动态等等各种超强的功能,性价比超高,是绝不可缺的一款必备工具,结合上速读的能力,如虎添翼,让整个备考过程效率倍增。到我推荐的这里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科目(也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1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b假言推理C选言推理(2)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
6、到一般,即从特殊性的前提推出普遍的一般的结论的一种推理。一般情况下,归纳推理可分为完全归纳推理、简单枚举归纳推理。a完全归纳推理也叫完全归纳法,是指根据某一类事物中的每一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正确运用完全归纳推理,要求所列举的前提必须完全,不然推导出的结论会产生错误。例如:在奴隶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封建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文学艺术有阶级性;所以,在阶级社会里,文学艺术是有阶级性的。(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四种社会形态构成了整个阶级社会。)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是根据同一类
7、事物中部分事物都具有某种性质,从而推出该类事物普遍具有这种性质的结论。这是一种不完全归纳推理。但是,这种推理通常仅考察了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性质就得出了结论,所以结论可*性较低。一般为了提高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所得出的结论的可*性,要列举前提的数量尽可能多,考察个别对象数量越多,结论也就越具有可*性。例如:金导电;银导电;铜导电;铁导电;铝导电;锡导电;所以,一切金属都导电。(3)类比推理是指从特殊性的前提得出特殊性的结论的推理。一般情况下,这种推理根据两个事物的某些属性上的相同,推出这两个事物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结论。类比推理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提供假设,启发人们思考问题,找出规律或事
8、物本质等。因为类比推理的结论是一种或然性的判断,它的可*性及可*程度一般决定于两个类比对象共有性质之间的联系程度:一般说,类比现象的相同性质越多,则结论的可*程度越大。并且,以类比对象的本质属性而不是一些表面现象为根据进行类比,其结论的可*性越大。例如:我们在动物、植物中发现细胞,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由此类比,推导在动物细胞中也有细胞核,后来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发现了细胞核。这种通过表面到实质的假设,最终得以证明正是类比推理的特点。二、间接推理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直言推理复合推理对当关系推理变形推理三段论推理联言推理选言推理假言推理逻辑推理负推理模态推理归纳推理(六种推理
9、形式)可能性推理类比推理三、逻辑方法矛盾法、假设法、代入法、排除法、列表法、计算法。第一部分:逻辑方法矛盾律相互矛盾的命题1、规律:不能同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必有一假2、构成矛盾的命题:(1) “如果P则Q,与P并且非Q:(P-Q)=PA-Q“只有P则Q,与“非P并且Q”:(2) “P并且Q”,与“非P或者非Q”:“P或者Q”,与“非P并且非Q”:(3) “必然P,与“可能非P”:“必然非P”,与“可能P”:/几组关系比较:(1)“所有S是P”,与“有些S不是P:矛盾关系“所有S是P”,与“所有S不是P:相互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可以同假)“所有S是P,与“这个S不是P:矛盾关系(2)“所有
10、S不是P”,与“有些S是P:矛盾关系/区分:从属关系:不可能P二必然非P可能不P=可能非P例如:所有的天气预报不可能都是准确无误的,即:有的天气预报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解析:否定词在模态词前,是对P对模态的双否定一(可能都P)二必然有些不是P二有些必然不是P例如:所有的天气预报可能不都是准确无误的,即:有的天气预报不必然不是准确无误的可能一(都是P)二可能有些不是P二有些可能不是P二有些不必然不是P解析:否定词在模态词后,只进行性质判断的否定例如:黑板是黑色的。黑板不是黑色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两者不能同真。“黑板是黑色的”和“黑板是红色的”这两个判断是互相反对的,两者也不能同真。如果把这
11、组判断放在同一议论中都加以肯定,那就违反了矛盾律。又如:入夜,朝教学大楼望去,整座大楼灯火辉煌,只有一个教室的灯没亮。生活会上,大家互相做了自我批评。上述两例都违反了矛盾律。解析:“灯火辉煌”和“灯没亮”、“整座大楼”和“一个教室”是自相矛盾的,既然整座楼灯火辉煌,就应当看不见一个教室灯没亮。例“自我批评”是自己检查和反省自己的缺点错误;“批评”不同,可以“自我批评,但不能“互相自我批评”。排中律:相互矛盾的命题简洁地说,排中律是关于人们思想认识必须保持明确性的规律。在逻辑思维上,排中律要求:在同一议论中,一个概念或者反映事物的某种本质,或者不反映事物的这种本质,二者必居其一;一个判断或者反映
12、事物的某种情况(情形),或者不反映事物的这种情况,二者必居其一。同时,排中律还要求,对于互相矛盾的两种思想必须做出韭此即彼的选择,而不允许都加以否定或者都加以肯定。以上所述,换句话说,人们在一般议论过程中,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对任何一个问题,都必须表明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排中律的一般逻辑公式表现:为A或者是A,或者是非A。有的也这样表现即甲或者是甲,或者是非甲。简析这个公式:“甲对象”,或者具有“甲属性”或者不具有“非甲属性”。实质上,排中律的内容就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定有一真。例如:“鲁迅是革命家”和“鲁迅不是革命家”,这两个判断是互相矛盾的,在议论中我们一
13、定要肯定一个而否定一个,决不能对两者都加以否定,或者加以肯定。因为这两个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注意:排中律它只适用于矛盾关系的判断,因为只有互相矛盾的判断,才能够说二者必居其一。碰到不是矛盾关系,排中律就不能适用,也不需要用。排中律和矛盾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违反排中律也就必然违反矛盾律,但如违反矛盾律就不一定违反排中律。因为,运用矛盾律只能指出两个自相矛盾的论断,其中必有一假;运用排中律就可进一步指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其中必有一真。矛盾律主要是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关系的判断中都起作用;排中律则只在互相矛盾的关系的判断中起作用。所以,掌握排中律的关键在于弄清楚排中律的内容就是两个
14、互相矛盾的判断不能同假,必须有一真。同一律通俗地说,同一律是关于人们思想保持确定性的一条规律。在逻辑思维上,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运用概念或判断都应当保持确定的同一内容,不能任意改变,所议论的命题即论题也应保持同一,不能改变或“中途”转移或“偷梁换柱”。同一律的公式表现为A是A(或甲是甲)。例如: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衣食住行,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这个例子,前后五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其意思保持一致,符合同一律的要求。如果违反同一律,就会犯错误。例如:要搞好群众工作必须依靠群众,我就是群众,当然应该依*我。这个例子,前后三次使用“群众”这一概念,但它们
15、含义是不同的。前两个“群众”泛指人民群众,不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后一个“群众”则特指“我”,意为非干部或党团员。因此,前后不是同一概念。这段话违反了同一律要求,在逻辑上称为犯偷换概念与混淆概念的错误。第二部分:直言命题推理一、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规律:1、全肯和特否,全否和特肯之间的矛盾互推2、部分不推全3、特肯不推特否(例如:有的人不及格,不能推出有的人及格)即:AE:不能同真,可以同假(2) I(3) A(4) A-否定前件;0:可以同真,不能同假0、E1,不能同真,不能同假I、E0,肯定前件,则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则否前肯后,不能确定全肯AE全否特肯I。特否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上假.卜不定下真上不定上真下真下假上假SAP差等关系反对关系SEP不能同真差等关系h真下真下假上假上假下不定下真上不定下反对关系SOP三段论*三段论的一般规则:I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包括:项:在一个三段论中,必须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概念;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必须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