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促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促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实施方案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一、发展形势及要求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数字时代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世界主要国家均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纷纷出台战略规划,采取各种举措打造竞争新优势,重塑数
2、字时代的国际新格局。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乘数作用不断凸显,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数据的爆发增长、海量集聚蕴藏了巨大的价值,为智能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协同推进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正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规范健康可持续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张,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较为突出,迫切
3、需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高我国数字经济治理水平,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二、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提出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在逆势中加速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数字经济规模占比呈现双“三九”态势
4、。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蓬勃发展态势,规模达到39. 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3. 4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比2019年提升2. 5个百分点,有效支撑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多。2020年,在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叠加影响下,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 7%的高位增长,是同期GDP名义增速的3. 2倍多,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 8%o数字经济内部结构“二八”比例分布。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7. 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19. 1%,占GDP比重7. 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
5、. 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80. 9%,占GDP比重31.2%,产业数字化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强大引擎的同时,也缓解了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 9%、21.0%和40. 7%,约为1:2:4,同比分别增长0.7、1.6和2. 9个百分点。产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疫情下,各地政府纷纷将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从规模看,2020年,广东、江苏、山东等13个省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1万亿元;从占比看,北京、上海数字经济GDP占比超过50%;从增速看,贵州、重庆、福建数字经济增长领跑全国。
6、北京市以创新资源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引领前沿方案先行先试。北京依托政策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人才优势等,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创新生态。北京市数字经济研发投入位列全国第一位,远高于其他地区,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优化服务、营造生态等手段,成为数字经济创新资源聚集地、全国数字产业化的制高地和产业数字化方案输出地。广州市、深圳市以数字经济产业集群为依托打造科创中心,数字技术创新动能强劲。紧盯技术前沿,实施数字经济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4K电视、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面实施人才支持计划,引进数字经济高层次紧缺人才,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杭州市正持
7、续做强电商等优势产业。随着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发展,杭州加快构建“天、铁、海、陆” 一体智能物流体系,加速eWTP示范区等新电商重点项目建设,不断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同时,杭州新模式新业态探索引领全国。杭州是全国第一个实现无纸币城市,移动支付在普及率、覆盖广度、服务深度等方面,均位居全国第一。新冠疫情期间,首创于杭州的“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杭州“健康码”上线十余天就被全国200多个城市借鉴,杭州“健康码”不断迭代升级,在助力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杭州数字赋能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创新实践。三、促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数字金融。全面推动数字金融产业在苏州集聚和健康发展,将
8、苏州打造成为数字金融创新标杆城市。充分利用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以数字化推动金融业效率提升,完善金融服务方式和渠道,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充分利用央行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数字人民币、金融科技创新监管等三项数字金融领域创新试点在苏州叠加联动优势,争取各类数字金融创新示范项目在苏州先行先试。加快布局和建设面向未来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体系,推动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三大平台高水平运营,努力建设数字金融产业集聚区。数字文旅。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数字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形成以“数字创意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全面打响“江
9、南文化”品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不断创新优质文旅产品供给新路径。加快数字资源融合,培育发展文旅新业态新模式。深化消费平台融合,着力构建文旅合作共赢新机制,加速智慧文旅数字化进程,加快建设数字文旅中心,推进苏州元和塘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努力建成全国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和引领区,实现“文化+科技+产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数字贸易。积极对接RCEP和自贸区发展机遇,围绕长三角一体化,融入区域数字贸易发展。推动离岸贸易和转口贸易规模稳步扩大,探索国际转口贸易的便利化监管方式。进一步优化跨境电商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中国(苏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打造数字贸易公共服务平台2.0版,推动贸易企业数字化
10、转型,引进培育交易额过亿元电商平台,构建数字贸易生态圈,推动“苏州制造”行销全球。依托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积极推进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ICT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等可数字交付的服务贸易发展。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大力加强苏州港5G基站等新基建建设,提升港口(口岸)智慧化和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畅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努力厚植智慧港口和港口数字经济新高地。智慧农业。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立智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管理决策体系、服务应用体系、产业发展体系,实现“生产经营一张网”“管理服务一朵云”,
11、创造一批全国领先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苏州经验”,形成智慧农业发展的“苏州样本”。建设现代农业载体,打造昆山智慧农业技术和装备产业集群示范园、吴中长三角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太仓循环农业智慧化示范园。打造“智慧农村”苏州品牌。推进张家港市国家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和张家港市、昆山市、常熟市、吴江区、吴中区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积极建设相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新业态新模式。创新服务模式供给,积极探索线上服务新模式。壮大平台产业生态,引导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市场+平台+服务”管理模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商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深入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培育发展金融、特色
12、人力资本等创新服务平台。培育壮大“互联网+”消费新模式,提升信息便民服务品质,优化信息消费供给,提升信息无障碍服务水平。创新生产要素供给,以物质生产资料数字化支撑共享共用,发展共享生活、共享生产、共享生产资料、数据要素流通等共享新模式,推动共享经济发展。加快在线新经济发展,着力推进智能交互技术集成创新、业态模式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无人工厂、在线服务、在线文娱、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领域发展,打造具有在线、智能、交互特征的新业态新模式。四、创新驱动,打造全国数字城市标杆(一)打造国内先进的数字基础设施高地不断夯实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以5G网络、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
13、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打造数字城市基础平台,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二)争创国内领先的数字创新体系围绕国家战略部署,坚持科技自立自强,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目标,引进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推动价值链向高端化延伸,打好数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硬科技”集聚地,深化数字产业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提升苏州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中的产业竞争力
14、与影响力。(三)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要素市场化示范高地推进数据汇聚,形成政务大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政务大数据治理平台,建立数据血缘关系图谱,打造全流程治理闭环。推进数据共享,建立健全权威高效的数据共享统筹协调机制,实现目录同步、一点申请、跨级审核、便捷共享、全程可溯。推进数据开放,加快数据开放立法,依托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推动重点领域公共数据开放开发和创新应用。(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高地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把握数字技术发展趋势,坚持锻长板、补短板,推动基础优势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壮大新兴数字产业规模和能级。促进产业数字化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
15、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推进新业态、新模式运用发展,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五)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高地深化战略,加快苏州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生产,推出一批智能化创新产品,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一批智能化标杆企业。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能力,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数字智造中心。(六)打造引领国内的数字化治理高地适应数字技术融入社会治理新趋势,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深化数字协同创新,不断增强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进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建设,助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苏州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支撑,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好数字基础,率先建成全国数字政府样板城市。(七)打造自主可控的数字安全体系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