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传输网络设计.docx
《监控传输网络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监控传输网络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监控传输网络设计1概述网络的整体设计不仅关系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还涉及到未来网络系统如何有效地与新技术接轨以及系统的平滑升级等问题。本系统立足于满足高清视频接入、转发、存储、解码等需求,同时选择适合的有发展前途的网络技术,充分满足未来五年监控系统业务的需求。因此首先对监控系统网络的建网思路做一个整体规划,监控网络系统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采用新一代、主流网络技术来设计监控网络,新一代网络技术往往能提供更高的性能,而且有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便于维护。2)传统的设计方法是按核心层、接入层分级设计,但是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网络设计向扁平型方向发展。3)监控网络需要按照模块化、结构化的原
2、则设计,便于今后扩充和升级。4)针对网络的安全隐患,系统应通过多种安全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2设计要求网络传输协议要求系统网络层应支持IP协议,传输层应支持TCP和UDP协议。媒体传输协议要求视音频流在基于IP的网络上传输时应支持RTP/RTCP协议;视音频流的数据封装格式应符合标准要求。信息传输延迟时间当信息(包括视音频信息、控制信息及报警信息等)经由IP网络传输时,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包括发送端信息采集、编码、网络传输、信息接收端解码、显示等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应满足要求:前端设备与信号直接接入的监控中心相应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应不大于2so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设备间端到端的信息延迟时间
3、应不大于4s。网络传输带宽联网系统网络带宽设计应能满足前端设备接入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互联、用户终端接入监控中心的带宽要求,并留有余量。网络传输质量联网系统IP网络的传输质量(如传输时延、包丢失率、包误差率、虚假包率等)应符合如下要求:网络时延上限值为400ms;时延抖动上限值为50ms;丢包率上限值为IXIO-3;包误差率上限值为IX1O-4。3传输网络设计3.1 网络结构设计监控传输网络系统主要作用是接入各类监控资源,为中心管理平台的各项应用提供基础保障,能够更好的服务于各类用户。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PC工作站接入交换机核心层核心交换机弱图例,网绒。光纤点对点光纤接入方式摄像机皴像机点对多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控 传输 网络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