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
《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初探海洋碳汇作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的重点方向之一,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更多路径,亟需进一步研究和挖潜,有效激发海洋碳汇潜力及价值。通过探索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可以有效促进海洋碳汇快速发展。同时,作为我省奋力建设经略海洋先行示范区,率先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与实践,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经济手段的杠杆导向调节功能,能够更好地提高海洋碳汇利用效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有效推进海洋碳汇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富民优势,为我省沿海地区加快保护和发展海洋碳汇资源提供可借鉴的模式和路径。一、开展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研究的重要意义推进海洋
2、碳汇发展、开发海洋负排放潜力,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路径。作为海岛城市,因海而兴、向海图强,丰饶的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碳汇资源已成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增长极。依托海洋碳汇资源,探索打造海洋碳汇交易的“样板”,奋起抢占全省海洋碳汇交易的战略高地,对于加快推进经略海洋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双碳”目标贡献“蓝色力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有利于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是发展海洋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和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的内生需求。通过探索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能够有效推动海洋碳汇资源保护提升,推进陆海统筹减污降碳协同机制落到
3、实处,保护修复海洋生态系统,构建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格局,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有利于提升海洋碳汇科技创新能力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流程机制,涉及法律制度、科技、金融、人才等多种要素,特别是当前交易机制中较为薄弱的海洋碳汇计量监测、核算评估的方面亟需加强科技创新保障。通过探索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能够逐步建立起海洋碳汇监测体系,能够促进多类海洋碳汇资源的方法学开发,能够推进建立海洋碳汇提升的技术体系,从而建立起海洋碳汇科技创新的业务体系,提升蓝碳领域科技创新能力。(三)有利于拓宽海洋碳汇助力共富路径推进共同富裕,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是新征程上的重要奋斗目
4、标,亟需加快拓宽共富路径,助力共富目标实现。通过聚焦海洋碳汇资源优势,探索构建蓝碳交易机制,推动蓝碳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海洋碳汇能力提升与富民增收正向互动,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发展海洋碳汇的重视程度,以及开发海洋碳汇项目的积极性,进而有效激发海洋碳汇的价值和潜力,同时有效拓宽了蓝碳富民路径。二、构建海洋碳汇交易机制的基础条件和瓶颈制约(一)基础条件1海洋碳汇资源禀赋优良。我国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尤其是海洋碳汇资源较为丰富,拥有近海与海岸湿地*公顷,其中盐沼湿地*公顷,碳汇潜能较大。特别是碳汇渔业发展成效显著,近两年每年海水养殖贻贝、蛭子等贝类产量万吨。2 .蓝碳科研要素有效集
5、聚。域内拥有海洋大学、大学海洋学院等涉海类高等院校,在海洋碳汇基础研究方面积累了一定基础,科研实力、人才优势较为显著,海洋碳汇领域人才较为集聚。3 .蓝碳研究具备一定基础。于2011年揭牌成立东极新型海洋牧场示范区暨碳汇渔业实验区,东海成立了市第一个碳汇渔业实验区。2023年,建立了海洋碳汇监测体系和研发平台“海洋碳汇联合监测站”,蓝碳监测体系建设基础扎实。(二)瓶颈制约1 .蓝碳监测体系尚未建立、资源底数不清。目前海洋碳汇监测数据基础较差,尚未建立起专门针对蓝碳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体系,尚未全面展开蓝碳资源调查和监测研究,难以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同时,全省蓝碳资源储量、固碳能力和增汇
6、潜力底数尚不清楚,尚需开展进一步的摸底调查。2 .蓝碳交易制度还未构建、标准支撑不足。当前蓝碳交易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比较成熟的法律制度、政策制度、交易规章等,顶层设计的指导性较为薄弱,还需地方实践探索。同时,蓝碳计量、核算评估技术方法等标准体系缺乏权威定论,尚无明确的国家标准,导致蓝碳核算评估困难,难以开展大规模市场化交易,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参与度较低。3 .蓝碳产权归属尚未明晰、权利不够明确。清晰的产权归属与范围界定是开展蓝碳交易的前提,但当前仍然存在蓝碳产权不清、边界不明的情形,导致蓝碳交易项目难以顺利推进。虽然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涉海相关法律制度对海洋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
7、权进行了规定,但对于蓝碳这一新型权益,其法律属性及归属有待进一步厘清,以保障交易活动顺利开展。三、国内外海洋碳汇交易机制探索实践和主要启示(一)国外方面在海洋碳汇交易市场机制建设上,当前国际上并无以蓝碳为主的强制性碳排放交易市场,而在自愿减排市场方面运行的机制主要有两种,围绕海洋碳汇所产生的碳信用,一种是只流通于特定地区的区域性海洋碳汇项目,如澳大利亚的潮汐流项目;另一种是能够在全球自愿减排市场进行流动的海洋碳汇项目,如巴基斯坦、肯尼亚等地红树林修复类的海洋碳汇项目。区域性海洋碳汇交易案例:澳大利亚的潮汐流项目澳大利亚研究制定以引入潮汐流项目改善沿海湿地生态环境、增加盐沼面积、扩充蓝碳储备的碳
8、信用机制。主要由澳大利亚清洁能源监管机构制定潮汐流类的海洋碳汇方法学,要求通过改变潮汐流从而恢复已干涸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或者将淡水湿地转换为盐水湿地,并判断该行为中植被和土壤所产生的固碳量。根据项目所产生的固碳量,清洁能源结构将进行核证并颁发相应的澳大利亚碳信用额度(ACCUs),工业企业通过购买碳信用额度可抵消相应碳排放量。自愿减排市场海洋碳汇交易案例:巴基斯坦德尔塔蓝碳计划(DBC-I)在巴基斯坦信德省开展了全世界最大的红树林修复类的海洋碳汇项目,运用核证碳标准(VCS)的潮汐湿地与海草修复方法学(VMoO33)进行开发,实施范围为35万公顷的潮汐湿地,并预计最终修复22.5万公顷左右的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交易 机制 研究 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