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
《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基于逆向设计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一、什么是逆向设计?首先,先梳理一下逆向设计的理论学习,底层逻辑通了才能有效实践。逆向设计最早是由美国学者Wiggins和McTighe(1999)提出的以学习结果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模型。我国学者何晔和盛群力(2007)指出,逆向设计是先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达到理解的目标,然后再考虑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学生确实掌握了学习内容,实现了理解。在这一基础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或教学活动来达到目标。其做法是:首先确定预期的学习成果;然后考虑证明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成果的证据,即设计评价工具;最后再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学习体验。It*f,*1mb7m,-S3it*.逆向设计要求教
2、师先研究确定课程内容,分析学生需求,从而确定单元主题和单元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评价方式,确定评价标准;最后选定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指导方式,设计出整体、连贯、有效的教学活动。向设计的意义:逆向设计能够确保教学活动与学习目标高度匹配,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完全以预期的学习成果为中心,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同时,逆向设计把评价设计提到教学活动之前,使整个评价过程嵌入教学过程中,成为真正诊断和驱动教学的工具。评价先行的逆向设计还重视问题在整个教学中的引导作用,通过问题构建起整个单元的框架,鼓励学生不断思考、积极探究,最终实现学生对学习深入持久的理解。二、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确定单元主题与单元目
3、标单元主题是贯穿整个单元的主线,而单元目标又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方向。单元主题与单元目标需要通过分析课标及学业标准、学情、教材等来确定。Wiggins和McTighe(1999)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模板,即应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确定单元目标:(1)学完本单元,学生将会获得哪些重要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知能;(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思考哪些问题?预期的理解是什么?-意义建构(或理解目标);(3)学生学完这个单元,能够将所学内容自主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一学习迁移。(二)确定单元评价方式完成主题及单元目标的制定后,笔者据此确定单元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类,分别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1)单元实践性任务。单元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逆向 设计 单元 整体 教学 实践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