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业.docx
《人工智能产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工智能产业.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人工智能产业苏州市全域范围内综合发展水平高、发展均衡,下辖各市、区均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基于此优势,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适于采用全域协同、齐头并进的发展策略。即各市、区均可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培育数字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独堂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环阳澄湖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形成各市、区奋勇争先、协同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在各市、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同步推进的同时,各地结合自身优势重点发展特色数字产业,形成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数字产业示范效应,推动苏州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引领全国,走向世界。一、人工智能产业开展新一代人工智能试验区建设行动计划。建设一批
2、人工智能特色产业集聚区,把工业园区打造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核心区。在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智能应用场景落地、政策创新和社会实验等方面,先行先试开展综合性、多样化的探索和实践。聚焦机器视觉、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IT+BT等关键技术,引育一批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标杆企业,支持思必驰争创“语言计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依托百图生科设立研发中心,充分发挥生物计算引擎和生物数据的优势,打造一批融合+BT技术的生物医药企业,构建知识图谱统一体系,促进IT+BT学术研究与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向生产力和社会价值转化,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社会
3、民生深度融合。力争形成30个全国领先、特色鲜明、深度应用的场景,打造10个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典型应用场景示范区。集聚人工智能企业超1000家,形成应用示范企业170家。二、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制定出台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苏州数字经济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2020年苏州市数字经济规模超过8000亿元lo其中,数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数字化加速推进,两者作为数字经济增长主引擎的作用日益显著。1 .数字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信息通信产业稳中有进。深入落实“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2020年,苏州新增
4、5G基站12039个,累计建成17500个,均位列全省第一。签约启动5G融合应用639个,涉及四大通用领域和九大重点行业,其中38个项目获评省级典型应用场景和优秀案例。互联网产业深度发展。抢抓“互联网+”机遇,催生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引入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服务,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互联网普及率为78. 7%,互联网用户达到2200万户,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苏州具有全球最完备、响应速度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是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的万亿级产业集群,2020年产值近1.07万亿元,占全国规模的9%。2020年苏州市集成电路产业整体销售收入达
5、625. 7亿元,同比增长21. 3%。基本形成以“IC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为核心,设备、材料及服务产业为支撑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稳步发展。抢抓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应用软件等产业链布局。2020年苏州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达1727. 3亿元,同比增长8. 8%,拥有国泰新点、同程艺龙等7家上市企业。其中工业软件销售收入达1324亿元,居全省第一、占全国7%。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以发展大数据产业为切入点,率先出台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十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特色产业园,推动产业纵深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入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906家。积极推进新技术
6、新应用创新改革试点,苏州市成为央行数字人民币首批试点城市和重要试点地区之一,相城区成为江苏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2 .产业数字转型加速推进(1)工业数字化基础雄厚2020年,苏州拥有35个工业大类,涉及167个工业中类、491个工业小类。2020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23. 9亿元,比上年增长4. 0%,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 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工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已累计完成贯标企业466家。紫光云引擎工业互联网平台被评为国家首批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国家十五大双跨平台中已有12家落户苏州。累计创建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工智能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