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70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7000字(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调研分析报告目录摘要1一、前言2二、相关概蜒献梳理3(-)“负性情绪”的概念界定3(二)抑郁与焦虑症状及其心理学应对4三、研究设计5(-)研究对象和方法5(二)干预方法5(三)观察指标6(四)统计学处理6四、调研结果7(-)两组大学生不同生活方式焦虑抑郁水平差异7(二)两组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7(三)两组大学生生活质量评分对比8五、结论与建议8(-)结论8(二)建议8别欢9摘要大学生作为特殊而关键的群体,他们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着学业、情感、人际交往、社会适应、升学和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又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就
2、业和学业压力增大,导致学生们出现了各种焦虑、抑郁、压力、恐惧、沮丧、悲伤、烦恼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日益累积,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本研究以首都师范大学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遇到文献和相关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焦虑抑郁和生活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方式是否规律呈负相关。关键词:大学生;焦虑抑郁;生活方式一、前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对于人们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人们面对着巨大的生活与生存的压力,使得各种情绪问题、心理问题成为了困扰人们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对于大学生们来说,我国的高等教育变得越来越普及化和大众化,处于这种高压力时代下的大学生们面临着残酷社会竞争
3、的考验和巨大的生活压力,再加上他们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较为重要的时期,心理以及情绪不成熟也不稳定,极易因为学业、情感、人际交往和就业等问题而出现心理疾病,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各大企业因受疫情的冲击而纷纷倒闭或裁员,导致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高校大学生们的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使得大学生们的负性情绪以及各种心理疾病日益增加。近几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或情绪冲动而导致自杀的事件层出不穷。如:2023年6月6日,山西省中北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因参加考试时作弊被发现后情绪冲动而跳楼自杀,说明该学生存在极差的抗
4、压和抗挫折的能力以及情绪控制能力,才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2023年10月13日,一名大连理工的研究生因受到论文问题以及毕业问题的重大压力而选择在实验室自杀生亡。他们本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却在人生最璀璨美好的阶段因不堪生活学习的压力而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2012年至2014年的研究中发现,我国抑郁障碍患病率为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o李娜对某女子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当年新生中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大概为15.8%,远高于全国普查的调研结果。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情绪问题、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预防压力、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成为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许多的研究
5、表明,健康生活方式不仅能够提高身体发展,还对许多心理方面的如压力、焦虑、抑郁等问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大学生情绪情感较为丰富,心理调节能力和复杂压力事件的应对能力尚处于未成熟阶段,是国家心理健康的重点关注对象。在校园生活中,由于各种新观念的迅速更新,认知能力变差,竞争激烈,缺乏理性,危机感不断增加等原因,使处于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的大学生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他们是否能够成为心理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社会,特别是教育界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对于焦虑抑郁研究丰富,在以往先进工作中和相关学者做过的一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焦虑抑郁与生活方式的关系研究,从而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当代大学
6、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相关概念文献梳理(-)“负性情绪”的概念界定情绪是人类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情绪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很多的心理学家对此都有研究,其中得到广大研究者们认同的观点是:情绪是个体对于知觉对自己很重要的情境的反应。人的情绪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本文研究的是负性情绪。负性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会导致人们的一些情志出现波动,从而出现体内气机紊乱或者内分泌失调等生理问题。在心理学上常常把压力、焦虑、抑郁、恐惧、紧张、敌意、害羞、愤怒、妒忌、悲伤、害怕等情绪统称为负性情绪(negativeemotion),这些情绪能够通过神
7、经系统对身体肌肉、身体器官、血管以及体内细胞等产生刺激,会能让人的心情变得低落。若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产生的负性情绪长期累积而得不到及时疏解的话,就会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智力、决策等多方面产生消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焦虑和抑郁两类负性情绪。许多研究表明,相比于男性群体而言,女性具有更加强烈的负性情绪易感性,所以女性的身心健康更容易受到消极事件和负性情绪的影响。在各种不良的情绪障碍中,如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情感淡漠以及紧张、恐怖等情绪中表现最多的是抑郁和焦虑。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的情绪加工方式不同以及女性对负性情绪识别的速度较快而决定的,所以女性更容易受到负性情绪的感染。也有相关研究表明,女性会对
8、较小的负性事件表现出比男性更大的惊反应,并且对这种较小负性事件的惊反应持续时间较长。杨小东以及冯正直等人在研究中通过采用情绪Stroop实验以及情绪条件反射等的实验研究后,提出负性注意偏向的观点,即情绪信息会对注意产生特殊的影响,这个影响会使人的情绪信息产生注意偏向或者注意增强现象,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注意偏向与抑郁或焦虑等负性情绪的持续和发展有关。罗跃嘉等人运用ERP实验对情绪与工作记忆、与注意力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在信息加工过程中,情绪加工会受到注意因素调节的影响,负性刺激会在资源紧张时得到优先加工。YanRuan提出抑制是最常被研究的情绪调节策略之一,抑制情绪与不良的情感
9、结局有关,通过对468名参与者使用实时经验取样数据,来检验在一个时刻自然产生的消极情绪抑制对随后的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报告的影响。结果表明,抑制导致高激活和低激活负性情绪的后期增加,高于被抑制的负性情绪水平,这些证据表明,当负面情绪出现时,抑制不仅是一种无效的情绪调节策略,而且是一种代价高昂的策略,会带来挥之不去的负面情绪体验,这种影响虽然目前很小,但可能会在多个事件和时间上累积,从长远来看,有可能损害心理健康和关系功能。综上所述,相比于男性来说,女性具有更强烈的负性情绪易感性,负性情绪的产生易受到负性注意偏向、认知功能降低等方面的影响,负性情绪产生后采用抑制的方法进行调节是一种错误的调节方式,
10、往往会损害心理和生理健康。(二)抑郁与焦虑症状及其心理学应对抑郁症与焦虑症都是较为常见的精神障碍,我国目前主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以及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的诊断标准对焦虑症和抑郁症进行诊断。常见的焦虑水平测评量表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状态-特质问卷(STAI),贝克焦虑量表(BAI)等;常见的抑郁水平测评量表有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贝克抑郁问卷(BDI)、抑郁自评量表(SDS)、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抑郁体验问卷(DEQ),流调
11、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青少年抑郁量表(RADS)等。由于各地区或机构的测评工具不一,本研究揩“大学生抑郁症状”界定为“使用经验证信效度高的量表测评在校大学生,结果为抑郁将“大学生焦虑症状”界定为“使用经验证信效度高的量表测评在校大学生,结果为焦虑”O近年来,Cheung等人近期的研究发现,生活方式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结果表明每周晚上睡眠低于7至8个小时、兴趣爱好较少以及很少抽时间娱乐的个体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此外,近期国外一项用生活方式干预方法对患有焦虑抑郁情绪的个体进行随机控制研究,结果指出好的饮食与体育锻炼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而且指出营养师指导的重要性。叶智恒等人研究发
12、现,睡眠质量差可能与其焦虑抑郁情绪存在相关。Tramonti等人研究发现失眠会影响人的幸福感从而影响焦虑抑郁水平,同1aU等人指出睡眠质量差会产生悲观情绪,与A1fano等人以及台湾的一项研究结果相一致。此外,生活方式中的生活满意度与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相关,有研究指出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高的学生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抑郁和特质焦虑水平较低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较高。目前,对于大学生焦虑、抑郁的治疗主要有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齐1苯二氮草类药物等;根据对象焦虑抑郁情绪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心理治疗主要有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以及家庭治疗等O且心理疗法在初级保
13、健中已被证实,比药物具有更持久的效果与更灵活的适用群体,被大多数临床实践者与患者选择。三、研究设计(-)研究对象和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生活方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试图发现生活压力对焦虑抑郁的关系与影响,因此,在研究过程中采用DASS21抑郁焦虑压力量表和生活方式量表设计问卷,对首都师范大学大一的新生进行问卷随机抽查设计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320份,回收问卷320份,回收率为100%见表(3-1)。本研究采用现场调查以及大学生自填问卷的方式,被试采用匿名形式,利用学生自习时间,采用班级团体施测的方法填写问卷。每个班级由两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生调查员的严格按照指导语标准对学生进行施测,每场施测约
14、30分钟,学生完成后由调查员一一收回,并在收回时检查问卷重要信息的填写情况,若有未填写情况及时让学生补填以保证问卷质量。表3-1问卷发放,青况统计表发放问卷数回收问卷数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有效率()320320320100%100%表32调查对象的一别分布情况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男10532.832.832.8女21567.267.2100.0总计320100.0100.0(二)干预方法本研究将调查对象划分为生活方式规律研讨组和生活方式不规律参照组。参照组,不采用CBT的理论和典型的干预技术,也不基于其他特定的理论流派,主要目的是促进成员的自我探索和相互支持。此外,对照组在时间
15、、次数、时长、频率等设置方面与干预组保持一致。在对带领者进行培训时,明确要求不能提供CBT的理论和技术。带领者的主要角色是促进团体凝聚力和自我探索,激发成员间的相互支持与反馈。该团体的内容框架依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环境适应、自我探索、人际关系、未来发展和生命意义几大板块来拟定。研究者参考樊富琨(2015)编著的结构式团体辅导与咨询应用实例一书,结合自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编写成结构式个人成长团体方案(带领者手册),手册包括团体性质和带领要点说明、每次团体的总体介绍和概览、单元详案、表格和其他资源附录等。()观察指标1 .焦虑/抑郁状态以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评分评估两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评估工具为焦虑抑郁量表: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V50分即为心理状态正常;50一60分为轻度焦虑(抑郁),需接受心理疏导干预;61-70分为中度焦虑(抑郁)。需服药+心理疏导;71分为重度焦虑(抑郁),需入院接受系统治疗。2 .自我管理能力选取王冬编制的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该量表共38个条目,分为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责任行为、规律生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人际关系行为、压力管理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8个维度,其CronbaC1ra系数为0.898,主成分因子分析显示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4.37%。每一条目按照5分制1ikert评分标准“从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