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习影响问题研究》8100字(论文)】.docx
《【《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习影响问题研究》81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习影响问题研究》8100字(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目录引言2023年5月21日,中共中央通过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深入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该工作也称“双减”政策。近期,伴随政策的逐步落地,新一轮教育改革也正式拉开帷幕。本文从当前“双减”政策出台后的现状出发,将重点放在有关学校、家庭和社会工作三者良性互动的关系上,就应对新形势下教育改革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政策的重要性和实施的难点出发,提出参考性建议。一、我国小学生减负政策的发展趋势(-)双减定义顾名思义,“双减”是从两个方面减轻学生负担,减负的内容是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负主体是义务教育阶
2、段学生。此外,“双减”是减中有增、增中有提,增的是课后服务和优质资源,提的是教育质量和保障能力。两手抓减负,杜绝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一方面减轻作业压力,由学校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作业不再是单调的练习,而是以分层次、有弹性、个性化的形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巩固;书面作业不再是全然的“家庭作业”,而是视学段学情需要,尽量让书面作业不出校门;无助于学生成长的家长批改和学生自改的批改形式将被禁止,作业答疑将有教师的专业辅导;放学后杜绝学生一味补课、其他任务家长全包,而是由家长配合学校引导学生完成必要课业学习、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通过劳动、文体、沟通等活动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另一方面是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从严
3、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面临不再审批或明确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类别;学科类培训机构的上市、资本化运作、不正当竞争、泄露隐私、占用未成年人休息时间、挖抢学校教师、提供惰化学生思维的不良学习方法等行为被明令禁止。减中有增,以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课后服务不讲新课,用于对有困难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校内服务将提供不早于当地下班时间的课后服务或延时托管,教师资源可由弹性下班的校内教师、区域内调动的优秀教师、聘请的有资质社会人员和志愿者等组成。校外服务既呼吁社会提供学生活动场所,也开发线上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免费在线答疑。(二)双减特征1“双减”的初心和指导思
4、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双减”是基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国的老龄化及人口红利衰减”“中国青少年正确理想信念树立”“素质教育全面决胜与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建立”以及“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等宏大背景提出的,因而“双减”必将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最为深刻、最具“震爆力”的改革,可以被称为“新时代的教育革命”。2 .“双减”的核心任务是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以保证教育的高质量“双减”背后是“谁来教育中国的孩子”的重要问题。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事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下,全面
5、提升教育质量需要财力支持和时间积累,社会教育资源则是在这种条件下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不断强化过程中,校外培训逐渐发展过度且越来越畸形,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这一主战场,更为严重的是西化的教学内容甚至错误的意识形态混杂其中,使中国的青少年教育面临着“培养什么人”“谁在培养人”的严肃拷问。3 .“双减”的“重锤”是全面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以维护家长利益“双减”中关于“减轻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是比较新的提法,也是比较新的工作,更是引起社会大震动的那个“减”。校外培训负担已成为影响育龄夫妇生育意愿并进一步影响中国人口结构的大问题。据统计,现在全国的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教育方面的总花费已经超
6、过了国家对教育的总投入,沉重的经济负担加上校外培训机构的各种侵权行为已成为社会问题。“双减”拟解决的不单单是学校问题,也不仅仅是教育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健康发展的全局性问题。(三)减负政策的发展趋势1学业负担问题:一种循环再生的教育“病毒”什么是过重学业负担?表面上看,它是指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课业工作超量、心理压力超载现象。无疑,只有透过其表象,探明学生学业负担超重的生发机理,找到导致学业负担滋生的终极病原体,我们才能开出特效的负担诊治药方,为教育部门减负工作提供良策。其实,隐藏在各种学业负担治理工作背后的是“学业负担观”,是种种有关“学业负担到底是什么”的思维假定,厘清这些“学业负担观”是破
7、解学生学业负担问题的理念起点。在新中国教育史上出台过一系列民间俗称的中小学“减负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五次是:关于减轻中、小学校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1955年)、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2000年)、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2013年)、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2018年)与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2023年)等。透过文本来分析,1955年减负令明确指出,学生学业负担的成因是“教材不完善、教师水平不高、学校领导不深入教学”,其秉持的负担观是“教学工作失调观”,减负的实质是用教材、教学大纲、课程计划来规范学校教学工作,使之回归教学正道;200
8、0年、2013年、2018年减负令均以减负工作清单形式呈现,其关注点是升学择校竞争带来的学业负担问题,其秉持的负担观理应是“择校竞争效应观”,认为学业负担实质是升学考试竞争引发的学业课业暴涨现象;2023年减负令更具战略性、全局性与深刻性,其核心假定更像是将学业负担问题视为一种“教育病毒”,其背后负担观是“病毒入侵观”,试图与之展开长期征战、决战千里,努力走出“表层减负”“考试减负”的工作常模,走上一条“抗病毒”式的减负之路。从这一角度看,我国历史上出现的学业负担观大致可分为三种,即教学失调观、竞争效应观与病毒入侵观,其内在差异表示如表1:表1三种中小学学业负担观比较类型负报成因解释负担发生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减政策对小学生学习影响问题研究 政策 小学生 学习 影响 问题 研究 8100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