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活动风险评估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六)潜伏期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30160d,处于潜伏期的HBV感染者因症状不明显,不易被觉察,故作为传染源的危害性比患者更大。(七)剂量一效应关系HBV的传染性很强,据报导,接种0.00004mL含病毒的血液足以使人发生感染。(八)致病性对HBV的致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鉴于乙肝临床类型可表现为多种多样(如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症肝炎及HBsAg无症状携带),因而认为HBV的致病作用与一般病毒不同。可能不是由于病毒在靶细胞内增殖而直接损害靶细胞,而是通过机体对病毒的免疫反应而引起病变和症状。1 .特异性抗体 受乙肝病毒感染后,机体可产生三种抗体:抗-HBs、抗-HBc及抗-
2、HBe。抗-HBs一般在感染HBV后4周出现,对乙肝有保护作用。据报导,在712名医务人员中,有抗-HBs者发生乙肝的不到1%,而无抗TBs者有11%发生肝炎。但抗-HBs仅能作用于细胞外的HBV,在预防感染上较重要,而在疾病恢复时尚需细胞免疫协同作用。抗-HBc的出现反映了 HBV新近感染及正在体内进行增殖。因此,它可作为HBV在体内复制的一个指标。抗-HBc一般在感染后60150d出现,往往在症状出现前或出现不久后即存在,比抗-HBs出现要早3187d,但不如抗-HBs存在持久抗-HBc与肝中HBcAg量有关,慢性HBsAg携带者的抗-HBc滴度较低,慢肝活动期、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则较高。滴
3、度波动与病情呈平行关系,由于抗-HBc在疾病恢复过程中不仅不升高,反而下降。因此,认为抗-HBc与抗-HBs不同,它与保护无关,而与病毒增殖和肝细胞损害有关。抗-HBe能使病毒活力降低,可能有保护作用,但机制不一样。2 .免疫复合物的损伤作用 在乙型肝炎病人血循环中常可测出HBsAg一抗一HBs的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引起I型变态反应,其中以关节炎和肾炎最为常见。在急性重型肝炎病人血中有时也可同时测出HBsAg抗一 HBs。这种病人预后不良,死亡率高。因此,认为免疫复合物可在肝外引起病人的一系列症状。若大量免疫复合物急性沉着于肝内,致毛细血管栓塞,则可能引起急性重症肝炎而导致死亡。3 .细胞
4、介导的免疫反应 目前认为HBV是非溶细胞性的,即不会增殖裂解被感染的细胞。因此,机体清除乙肝病毒主要依赖T细胞或通过抗体介导的NK细胞来杀伤靶细胞,将病毒释放于体液中,以后再经抗体作用。实验研究发现,凡转为慢性肝炎者的一般T细胞数及其功能较低下。因此,推测可能乙型肝炎病人的T细胞功能强弱与临床过程的轻重和转归有关。Dudleuy认为,当T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受病毒感染的肝细胞不多时,乙肝病毒很快被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予以清除。这时,由细胞免疫所造成的急性肝细胞损伤可完全恢复。如T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不足以完全破坏被病毒感染的肝细胞,或亦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一HBs,或即使产生抗一 HBs却无法作用于细胞
5、内的病毒,持续在肝细胞内的病毒可引起免疫病理反应而导致慢性持续性肝炎。如机体对病毒完全缺乏细胞免疫反应,既不能有敦地清除病毒,亦不导致免疫病理反应,结果出现HBsAg无症状携带症状。如果T细胞免疫功能过强,而病毒感染的细胞又过多,则细胞免疫反应可迅速引起大量肝细胞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但上述学说尚未被完全证实,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多数人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发挥免疫作用。因此,抗体介导的K细胞作用巳日益受到重视,并认为是杀伤靶细胞的重要免疫机制。除上述T细胞作用低下外,还有人认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生与T细胞抑制性功能低下、Tc细胞或NK细胞的杀伤功能过强有关,从而造成肝细胞持续
6、损伤。4 .自身免疫反应HBV感染肝细胞后,一方面可引起肝细胞表面抗原的改变,暴露出膜上的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 LSP);另一方面可能因HB-sAg含有与宿主肝细胞蛋白相同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膜抗原成分的自身免疫反应。通过研究,发现确有部分乙肝病人存在对LSP的特异抗体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一般认为,若病人在病程中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则会加强对肝细胞的损伤而发展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5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 近年来,关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
7、oce 11 u-1 arcarcinoma,HCC)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初生时即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WHV)的土拨鼠,经3年饲养后100%发生肝癌,而未感染WHV的土拨鼠则无一发生肝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90%以上的HCC患者感染过HBV, HBsAg携带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17倍;肝癌细胞染色体中有HBVDNA的整合,整合的HBV基因片段的50%左右为负链DNA5,末端片段,即X基因片段。X基因片段的X蛋白通过广泛的反式启动作用和多种生物学作用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转化,最后发展成HCC。(九)变异性HBVDNA多聚酶缺乏校正功能,不能纠正病毒复制中产生的变异。H
8、BVDNA的4个0RF区均可发生变异,导致病毒的抗原性和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改变。S基因编码的“a”抗原表位基因可发生点突变或插入突变,使其抗原性改变,导致免疫逃逸。此外,“a”抗原性改变使现有的诊断方法不能检出HBsAg,临床上虽有HBV感染,但HBsAg却呈阴性结果,出现所谓的“诊断逃逸”。preC基因的变异常发生在1896位核甘酸,使之由鸟喋吟(G)变为腺喋吟(A),导致preC区的第28位密码子由TGG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从而不能转译出完整的HBsAg,导致病毒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作用。病毒基因突变导致的免疫逃逸作用在HBV感染慢性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长期接受逆转录酶抑制剂或D
9、NA聚合酶抑制剂治疗的过程中,HBV的P区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耐药性变异。(十)环境中的稳定性病理反应而导致慢性持续性肝炎。如机体对病毒完全缺乏细胞免疫反应,既不能有敦地清除病毒,亦不导致免疫病理反应,结果出现HBsAg无症状携带症状。如果T细胞免疫功能过强,而病毒感染的细胞又过多,则细胞免疫反应可迅速引起大量肝细胞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但上述学说尚未被完全证实,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多数人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发挥免疫作用。因此,抗体介导的K细胞作用巳日益受到重视,并认为是杀伤靶细胞的重要免疫机制。除上述T细胞作用低下外,还有人认为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生与T细胞抑制性功能低下、Tc细
10、胞或NK细胞的杀伤功能过强有关,从而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4 .自身免疫反应HBV感染肝细胞后,一方面可引起肝细胞表面抗原的改变,暴露出膜上的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 LSP);另一方面可能因HB-sAg含有与宿主肝细胞蛋白相同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膜抗原成分的自身免疫反应。通过研究,发现确有部分乙肝病人存在对LSP的特异抗体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一般认为,若病人在病程中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则会加强对肝细胞的损伤而发展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5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 近年来,关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大
11、量证据表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 11 u-1 arcarcinoma,HCC)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初生时即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WHV)的土拨鼠,经3年饲养后100%发生肝癌,而未感染WHV的土拨鼠则无一发生肝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90%以上的HCC患者感染过HBV, HBsAg携带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17倍;肝癌细胞染色体中有HBVDNA的整合,整合的HBV基因片段的50%左右为负链DNA5,末端片段,即X基因片段。X基因片段的X蛋白通过广泛的反式启动作用和多种生物学作用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转化,最后发展成HCC。(九)变异性HBVDNA多
12、聚酶缺乏校正功能,不能纠正病毒复制中产生的变异。HBVDNA的4个0RF区均可发生变异,导致病毒的抗原性和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改变。S基因编码的“a”抗原表位基因可发生点突变或插入突变,使其抗原性改变,导致免疫逃逸。此外,“a”抗原性改变使现有的诊断方法不能检出HBsAg,临床上虽有HBV感染,但HBsAg却呈阴性结果,出现所谓的“诊断逃逸”。preC基因的变异常发生在1896位核甘酸,使之由鸟喋吟(G)变为腺喋吟(A),导致preC区的第28位密码子由TGG变为终止密码子TAG,从而不能转译出完整的HBsAg,导致病毒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作用。病毒基因突变导致的免疫逃逸作用在HBV感染慢性化过程
13、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长期接受逆转录酶抑制剂或DNA聚合酶抑制剂治疗的过程中,HBV的P区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耐药性变异。(十)环境中的稳定性病理反应而导致慢性持续性肝炎。如机体对病毒完全缺乏细胞免疫反应,既不能有敦地清除病毒,亦不导致免疫病理反应,结果出现HBsAg无症状携带症状。如果T细胞免疫功能过强,而病毒感染的细胞又过多,则细胞免疫反应可迅速引起大量肝细胞坏死,临床上表现为急性重型肝炎。但上述学说尚未被完全证实,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多数人认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相互配合发挥免疫作用。因此,抗体介导的K细胞作用巳日益受到重视,并认为是杀伤靶细胞的重要免疫机制。除上述T细胞作用低下外,还有人认为
14、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发生与T细胞抑制性功能低下、Tc细胞或NK细胞的杀伤功能过强有关,从而造成肝细胞持续损伤。4 .自身免疫反应HBV感染肝细胞后,一方面可引起肝细胞表面抗原的改变,暴露出膜上的肝特异性脂蛋白抗原(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 LSP);另一方面可能因HB-sAg含有与宿主肝细胞蛋白相同的抗原,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对肝细胞膜抗原成分的自身免疫反应。通过研究,发现确有部分乙肝病人存在对LSP的特异抗体反应或细胞免疫反应。一般认为,若病人在病程中出现自身免疫反应,则会加强对肝细胞的损伤而发展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5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 近年来,关于HBV感染与原
15、发性肝癌的发生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已有大量证据表明,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 11 u-1 arcarcinoma,HCC)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初生时即感染土拨鼠肝炎病毒(WHV)的土拨鼠,经3年饲养后100%发生肝癌,而未感染WHV的土拨鼠则无一发生肝癌;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90%以上的HCC患者感染过HBV, HBsAg携带者发生原发性肝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217倍;肝癌细胞染色体中有HBVDNA的整合,整合的HBV基因片段的50%左右为负链DNA5,末端片段,即X基因片段。X基因片段的X蛋白通过广泛的反式启动作用和多种生物学作用影响细胞周期,促进细胞转化,最后发展成HCC。(九)变异性HBVDNA多聚酶缺乏校正功能,不能纠正病毒复制中产生的变异。HBVDNA的4个0RF区均可发生变异,导致病毒的抗原性和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改变。S基因编码的“a”抗原表位基因可发生点突变或插入突变,使其抗原性改变,导致免疫逃逸。此外,“a”抗原性改变使现有的诊断方法不能检出HBsAg,临床上虽有HBV感染,但HBsAg却呈阴性结果,出现所谓的“诊断逃逸”。preC基因的变异常发生在1896位核甘酸,使之由鸟喋吟(G)变为腺喋吟(A),导致preC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