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docx
《习题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三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一、填空题1、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假定的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图形中,。=,cu =2、梁截面设计时,可取截面有效高度:一排钢筋时,%=/?-;两排钢筋时,h.=h-o3、梁下部钢筋的最小净距为 mm及加上部钢筋的最小净距为_mm 及N1.5do4、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为3个阶段,试选择填空:A、I; B、h C、II; D、 E、III; F, Iao抗裂度计算以 阶段为依据;使用阶段裂缝宽度和挠度计算以 阶段为依据;承载力量计算以 阶段为依据。5、受弯构件/而是为了; PPmax是为了。6、第一种T形截面梁的适用条件及其次种T形截面梁的适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
2、别是 及 O7、T形截面连续梁,跨中按 截面,而支座边按 截面计算。8、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心需要依据 等假定求出。9、单筋矩形截面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否则应 o10、在理论上,T形截面梁,在M作用下,弓越大则受压区高度o内力臂,因而可 受拉钢筋截面面积。11、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3种。12、板内分布筋的作用是:(1); (2); (3)o13、防止少筋破坏的条件是,防止超筋破坏的条件是。14、受弯构件的最小配筋率是 构件与 构件的界限配筋率,是依据 确定的o15、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是:(1)保证;保证 o当Z。九时,说明,止匕时,如M外M,则此构件 o17、
3、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设计中,J5是为了,而Av2是为了 O二、推断题1、在梁的设计中,避开消失超筋破坏是通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2、在梁的设计中,避开消失少筋破坏是通过构造措施来实现的。3、梁的曲率延性随配筋率的削减而提高,延性最好的是少筋梁。4、要求梁的配筋率Pnhl是出于对混凝土随温度变化的变形和收缩变形的考虑。5、在受弯构件的正截面中,混凝土受压变形最大处即是受压应力的最大处。6、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计算公式Mu = ,As(h0-x2)表明:Mu与v成正比,因此在一般梁内所配的钢筋应尽可能使用高强度钢筋;Mu与A,成正比,因此配筋越多,梁正截面承载力越大。7、对适筋梁来说,配筋率0越大,则抗
4、弯力量越大,同时刚度也越大。8、在适筋和超筋梁内配置的受压钢筋都能达到屈服。9、适筋梁正截面承载力与配筋量As成正比。10、在双筋梁的计算中,当x%,汽=u5、与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时的相对受压区高度J有关的因素是A、钢筋强度等级;B、混凝土强度等级;C、钢筋及混凝土强度等级;D、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以及配筋率。6、图示4个梁的正截面,它们除了配筋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在承载力量极限状态下,受拉钢筋应变的截面是A、截面和;B、截面和;C、截面;D、截面。P P minP min P P maxP = P max7、受弯构件配筋量不同,依次为:1、少筋;2、适筋;3、超筋的三个正截面,当其他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题 第三 章受弯 构件 截面 承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