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堂观察量表”智慧数字化听评课模式探微.docx
《“线上+课堂观察量表”智慧数字化听评课模式探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上+课堂观察量表”智慧数字化听评课模式探微.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线上+课堂观察量表”智慧数字化听评课模式探微听评课是自1952年教研组在我国产生之日起而被中小学普遍采用的教研方式,它是基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重要教学研讨活动,目的是解决教学方法上重要且困难的问题,完善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听评课活动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升华教学理念、形成良好教研文化、提高业务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随着智慧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听评课教研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教研与信息技术融合新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向智慧数字化听评课转型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一、听评课的现状1 .目前听评课的主流模式一是教师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任
2、务,在同学科或同事之间进行单一的听课,以“听课笔记”作为目标而省略“评课”动作。二是以学校教研任务为导向的常规性活动,一般以学科组或年级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由学科指定教师做课指定内容,抑或“全员听课”活动的“轮番上阵”,随机开展评课,即“听课+评课”模式。三是区域性、连片或联校、整校性的公开课(赛课),做课教师授课后进行说课,由本学科听课教师、教研员、专家学者等进行点评并量化打分,这一模式增加了“说课”的元素,让做课者进行及时反思。2 .传统听评课模式存在的弊端由于传统听评课活动受时空限制并缺乏客观评价依据等原因,造成了诸多有待改进之处。一是“形式单一,高耗低能”,由于千篇一律
3、的“集体活动”的“集体性”的统一组织的成本增加,全体参与教师面对面一一评说造成效率低下。二是“盲目随意,信息分散”,由于缺乏严密的组织性和观察依据的明确性,听课教师的记录和点评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缺少了信息的整合和深度挖掘、分析,从持续性跟踪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来看有所欠缺。三是“流于表面,内容粗略”,由于一些教师的点评没有理论、证据和评判标准的支撑,完全凭借个人主观意向和经验提出表面问题,对于群体关注的课堂问题难以高效精准聚焦和提取。四是“范围有限,难以延展”,传统听评课模式无一例外都是线下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集中开展,在当前教师的教学和其他事务性工作繁重的现状下,无疑增加了负担
4、和压力,无疑会造成“力不从心”“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的后果,且活动覆盖面仅限于参与者,影响范围也难以拓展。二、“线上+课堂观察量表”听评课模式的构建鉴于传统理念、技术、模式下听评课模式存在的诸多弊端,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师合作教研的过程中,为教师写作创造机会和空间,促进教师合作体的共同发展,构建一种关注教师专业个性发展、关注教师课堂教学全过程、突出基于数据的精准评价的新型听评课模式,我们聚焦到了“线上+课堂观察量表”模式。1 .“线上+”的操作机理“线上”即基于信息技术背景,将点评课例通过直播或录制上传的方式推送到相应的信息化平台,听课教师分散听课。这一举措将给听评课教研模式带来时代性的变革,
5、其优势不言而喻。一是打破时空限制,校内、校外跨空间便捷听课,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听课,随时随地温习互动。二是课堂不受听课者的影响,授课教师和学生可以正常发挥,更加真实地呈现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方便回顾课堂,可以随时暂停、循环播放,为听课者有效捕捉观察点提供时间契机。四是避免听课者所处位置的局限性而更加全面的观察课堂的不同角度。五是积累更多的优质课例,遴选优质教研资源灵活调用、反复观摩。六是为做课教师完整保留课堂实况,记录成长过程,通过回放进一步反思、改进、完善,也为撰写教学故事和教学案例等专业提升路径提供一手素材。七是省去组织者的大量重复工作,创新教研模式。八是将课堂评价工具进一步信息化可以将评价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上 课堂 观察 量表 智慧 数字化 听评课 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