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的基本特点.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中国古代,受到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思想的深刻影响。对于事物的观看分析方法,多以“取类比象的整体性观看方法,通过对现象的分析,以探求其内在机理。因此,中医学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一是。整体观念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特别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不行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而且人体与自然界也是密不行分的,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环境统
2、一性的思想即整体观念。整体观念是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它贯串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和治疗等各个方面。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组织和器官所组成的。每个脏腑、组织或器官各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而这些不同的功能又都是人体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打算了人体内部的统一性。也就是说,人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行分割的,在生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持而又相互制约的,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人体的这种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人体的五个系统,人体全部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个系统之中
3、。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才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是在整体活动下的分工合作、有机协作,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熟悉和分析疾病的病理状况时,中医学也是首先从整体动身,将重点放在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病理变化上,并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应统起来。般来说,人体某局部的病理变化,往往与
4、全身的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由于脏腑、组织和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因而就打算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面色、形体、舌象、脉象等外在的变化,来了解和推断其内在的病变,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从而进行适当的治疗.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治疗局部病变时,也必需从整体动身,实行适当的措施。如,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可用清心热泻小肠火的方法治疗口舌糜烂。它如“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灵枢终始)等等,都是在整体观指导下确定的治疗原则。2、人与自然界具有统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
5、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产生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故日:“人与天地相应也”(灵枢邪客),“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这种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特点被中国古代学者称为“天人合一”。季节气候以人体的影响: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表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相应的适应性变化。人体也与之相适应,如:”天暑衣厚则媵理开,故汗出天寒则媵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瘾津液别),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简单趋向于体表
6、,表现为皮肤松驰、媵理开、汗多;而秋冬季阳气保藏,气血简单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的变化。人体的脉象也有春弦、夏洪、秋浮、冬沉的不同。很多疾病的发生、进展和变化也与季节变化亲密相关,如春季常见温病,夏季多发中暑,秋季常见燥症,冬季多有伤寒。在昼夜晨昏的变化过程中,人体也必需与之相适应。白昼为阳,夜晚为阴,人体也是早晨阳气初生,中午阳气隆盛,到了夜晚则阳气内敛,便于人体休息,恢复精力。很多疾病的发病时间及引起死亡的时间也是有肯定规律的。如讨论表明,五脏衰竭所致死亡的高峰时间在下半夜至黎明前,春夏季时期急性心肌梗塞多发生在子时至巳时,而秋冬季,该病的发作多在午时至亥时。此外据观看,人的脉
7、搏、体温、耗氧量、二氧化碳的释放量、激素的分泌等,都具有24小时的节律变化。依据中医运气学说,气候有着十二年和六十年的周期性变化,因而人体的发病也会受其影响。近年来,科学家们发觉这种十二年或六十年的变化规律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或12年)有关。太阳黑子的活动会使太阳光辐射产生周期性变化,并剧烈干扰地磁,转变气候,从而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地域的差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也有很大不同。如江南多湿热,人体媵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媵理从致密。因此每个地区也各有其特有的地方病。甚至不同地区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别。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医家就对此有所熟悉,在素问中就这个问题作了
8、较详尽的论述。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小大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正是由于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及人与自然界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所以对待疾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就成为中医治疗学上的重要原则。因此在对病人作诊断和打算治疗方案时,必需留意分析和考虑外在环境与人体状况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局部病变与全身状况的有机联系,这就是中医学的重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熟悉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别的讨论和处理方法。证,是机体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缘由、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出
9、疾病进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就是把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推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又称为“施治”,即依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打算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辨证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论治的正确与否。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熟悉疾病和解决疾病的过程。辨证和论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行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详细运用,是指导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
10、中医临床熟悉和治疗疾病,既辨病又辨证,但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将重点放在“证”的区分上,通过辨证而进一步熟悉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痛苦等症状,但由于引发疾病的缘由和机体反应性有所不同,又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辨清了感冒属于何种证型,才能正确选择不同的治疗原则,分别采纳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或清暑祛湿解表等治疗方法赐予适当的治疗。辨证与那种对于头痛赐予止痛药、对于发热赐予退烧药、仅针对某一症状实行详细对策的对症治疗完全不同,也根本不同于用同样的方药治疗全部患同一疾病的患者的单纯辨病治疗。中医认为,同一疾病在不同的进展阶段,可以消失
11、不同的证型;而不同的疾病在其进展过程中又可能消失同样的证型。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就可以分别实行“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同病异治”即对同一疾病不同阶段消失的不同证型,采纳不同的治法。例如,麻疹初期,疹未出透时,应用发表透疹的治疗方法;麻疹中期通常肺热明显,治疗则须清解肺热;而至麻疹后期,多有余热未尽,伤及肺阴胃阴,此时治疗则应以养阴清热为主。“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进展过程中消失性质相同的证型,因而可以采纳同样的治疗方法。比如,心律失常与闭经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均可消失血瘀的证型,治疗都可用血府逐瘀汤进行活血化瘀。这种针对疾病进展过程中不同质的冲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
12、论治实质的体现。01阴阳学说.txt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阳对马上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
13、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肯定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半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半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阴、阳双方在肯定的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状况下,可突然消失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
14、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进展的结果。阴阳格拒阴阳格拒,是阴阳失调病机中比较特别的一类病机,主要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方面。主要由于某些缘由引起阴和阳的一方盛极,因而覆盛于内,将另一方排斥格拒于外,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从而形成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等简单的临床现象。阴盛格阳,即阴阳内外格拒。系指阴寒之邪盛极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疾病的本质虽然是阴寒内盛,但由于其格阳于外,故其临床表现,反见面红烦热、欲去衣被、口渴、狂躁担心等热象。因其阴寒内盛,格阳于外所致,故为真寒假热。此外,阴盛于下,虚阳浮越,亦可见面红如火,称为戴阳,亦是阳虚阴盛,阴阳之间
15、不相维系的一种表现。阳盛格阴,系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郁闭于内,格阴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多见于热病的热盛至极,反见“热极似寒”的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寒象。由于其疾病之本质是热盛于里,而格阴于外,故称为真热假寒。这种四肢厥冷,又称之为“阳厥”或“热厥”。阴阳互损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精、血、津液)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阳气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阳损及阴,系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久之则阴液生化不足,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阴阳失调阴阳失调,是指机体阴阳的平衡协调状态,由于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坏,导致阴阳之间消失、和等状况,是对机体各种病理状态的高度概括。阴阳失调之说,首见于内经。l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的“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和素问调经论说的“阳虚则外实、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等。阴阳偏胜阴或阳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气盛则实的实证病机。病邪侵入人体,在性质上,必从其类,即阳邪侵袭人体,则邪并于阳,而形成机体的阳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