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农药风险评价研究进展.docx
《纳米农药风险评价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农药风险评价研究进展.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药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资料,目前依然是控制农作物病虫草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在全球粮食生产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据WHO统计,到21世纪80年代全球人口将超100亿,这要求全球粮食产量在当前的基础上至少增加50%o不断减少的耕地面积和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要求更多的或更有效的植保产品投入使用。但是,为了追求产量,盲目、不科学地使用农药,会给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近年来,纳米科技在农业领域发展迅速,已经在新型农药制剂、肥料、生物传感器、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修复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纳米农药是指利用纳米材料或者纳米制备技术与设备,将原药、载体、助剂等配制成纳米尺度的新剂
2、型。目前,在纳米农药制备、表征及有效性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相对于传统常规农药,纳米农药可增加农药运输储藏过程中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可提高田间喷施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延展性、湿润性和靶标吸附性;另外结合纳米材料可实现有效成分的智能控释。Me1anie等系统分析了已经报道的78篇关于纳米农药有效性的文章,结果表明纳米农药对靶标生物的防治效果相对传统农药提高了20%30%。在农业生产中,纳米农药可通过提高药效和减少流失来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有效成分施用量,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任何一项新技术都有两面性,纳米农药也不例外。虽然纳米农药可以通过减少农药有效成分施用量而减少环境和人群在农药中暴露量,但是
3、纳米农药可能通过提高有效成分生物有效性、改变有效成分富集代谢行为或作用机制增加了潜在的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另外,纳米材料本身以及纳米材料与农药有效成分组成的复合物对环境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我国还未有纳米农药取得登记和商业化,主要是由于目前现有的农药登记风险评价方法是否适用于纳米农药还有待商榷。本文系统梳理了目前纳米农药研发及其环境风险和健康风险研究现状,旨在为纳米农药的科学使用和准确评价提供依据。1、纳米农药研发现状目前研究较为充分的纳米农药主要可以根据制备方法分为2种,第1种是将农药活性成分直接加工成纳米尺度的粒子,属于非载体型纳米农药;第2种是利用有机聚合物、脂质体和
4、二氧化硅等纳米载体,通过吸附、偶联、包裹等形式负载农药有效成分,制备成载体型纳米农药。O1非载体型纳米农药非载体型纳米农药是通过机械破碎的手段将农药有效成分研磨加工成纳米级的粒子,主要包括微乳剂、纳米乳和纳粉散体等纳米制剂。微乳剂研发于20世纪70年代,粒径最低可达30nm,由于具有较好的分散性,药效一般优于其他传统剂型。李芸艺等研究发现5%己噗醇微乳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效显著高于商业化的10%己嗖醇乳油。纳米乳与微乳剂组成成分相同,但纳米乳是热力学不稳定的胶体分散体系,粒径通常在20200nm之间。Feng等采用低能乳化法制备了2%阿维菌素纳米乳制剂,与阿维菌素传统剂型乳油和微乳剂相比,纳米乳
5、剂表现出更好的润湿性和扩展性,并显著提高了对小菜蛾(P1ute11aXy1oste11a)的杀虫活性。1im等制备了草甘瞬异丙胺盐纳米乳剂,能够显著增强草甘瞬在杂草叶片的穿透性,提高除草活性。纳米分散体是农药有效成分以纳米级尺度分散于水中形成的纳米混悬剂,粒径通常为50-200nmoCui等采用微沉淀与冻干技术制备了阿维菌素纳米分散体,相对微乳剂来说,纳米制剂的抗光解性能提高2倍,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提高1.5倍以上。某些纳米金属及其氧化物本身具有杀虫抑菌活性,被视为一种特殊的非载体型纳米农药开发使用。Kumari等研究发现银纳米颗粒处理后的番茄早疫病菌(A1ternariaso1ani)胞子数
6、、脂质过氧化、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比未处理的感病番茄植株降低了48.57%、30%、39.59%和28.57%,主要是由于银纳米颗粒能够直接杀死病原体、提高光合效率、提高植物抗性、降低胁迫参数和胁迫酶活性;Gui1ger-Casagrande等研究发现生物合成纳米银颗粒可以显著抑制核盘菌(Sc1erotiniaSc1erotiorum)的菌丝体生长;CnIZ等发现0.75mg/m1纳米铜对小圆胸小繇-真菌共生体的生长抑制率高达60%,小圆胸小就后代繁殖率与纳米铜的浓度线性相关,纳米铜被认为是控制小圆胸小盘-真菌共生体的潜在有效防治方法。02、载体型纳米农药载体型纳米农药主要利用纳
7、米载体通过吸附、偶联、包裹等方式装载农药,制备纳米微囊、纳米微球、纳米胶束、纳米凝胶等农药剂型。纳米微球是农药活性成分均匀地分布在纳米载体材料中,而纳米微囊则是农药有效成分被纳米材料组成的外壳包裹其中;纳米胶束是过量表面活性剂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胶体溶液,纳米凝胶是具有三维结构的交联聚合物纳米颗粒。载体型纳米农药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利用纳米材料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农药有效成分本身的行为特征,实现靶向运输和可控制释放。Xiang等以多孔碳酸钙为载体制备了扑草净纳米微球,与传统剂型相比,纳米微球载药体系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淋溶,提高了农药的有效利用率;XU等利用竣甲基壳聚糖制备了喀菌酯纳米微囊,实现了基于
8、环境PH控制释放,在酸性环境下释放速率最慢,对番茄晚疫病菌(PhytOPhthOrainfestans)的抑制活性显著优于有效成分本身;Zhang等利用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环氧乙烷)-卜聚(己内酯)(PEO-PC1)作为胶束载体,制备了一种植物源农药薨麻碱纳米制剂,其能减小与朱砂叶蜻(Tetranychuscinnabari-nus)的接触角,从而表现出优异的杀蜻活性。2、纳米农药环境风险农药登记使用之前,都要经过严格的环境风险评价,包括环境归趋,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对水生生物、鸟类、蜜蜂、家蚕和节肢动物等非靶标生物进行急性毒性、短期毒性、慢性毒性、生殖毒性、种群丰度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系统性的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农药 风险 评价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