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中氯离子危害分析及防治措施.docx
《水泥中氯离子危害分析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中氯离子危害分析及防治措施.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水泥中氯离子危害分析及防治措施1.前言普遍研究认为因C1-的存在,水泥混凝土结构内部所发生的“电化反应是导致钢筋锈蚀、造成水泥混凝土结构危害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除了“电化反应外,水泥混凝土结构内发生的氧化反应和碱骨料反应及酸碱腐蚀反应也是造成水泥混凝土结构危害不可忽视的原因。在水泥混凝土结构内所发生的“电化反应、氧化反应、碱骨料反应及酸碱腐蚀反应过程中,Q-始终对这些危害反应的发生起着诱导“作用。这种诱导作用,主要是由C1-的特性及与它相结合的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Mx+所构成的离子化合物MCIx的性质所决定的。2 .影响危害反应的因素根据氯离子诱导水泥混凝土造成的危害反应机理
2、,我们认为影响危害反应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C1-浓度越高,也就意味着MCIx的含量越大,危害反应越激烈;随着时间的延长,危害的程度也越严重。(2)空气湿度越大或混凝土构件周围环境潮湿,危害反应越易发生,危害性越大。(3)环境温度越高,危害反应加剧,危害的程度加重。(4)时间越长,危害反应持续越久,危害的程度也就逐步扩大。(5)混凝土结构越薄或结构内部的孔隙率越大,危害反应越迅速,危害的程度也越大。(6)处于酸、碱的环境中或存在其他介质侵蚀的情况下,危害反应加快。3 .危害反应的预防和治理为了有效控制CI-对水泥混凝土造成的危害,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C1-的主要来源,做到从源头上进行严格
3、控制;其次,我们要根据C1-危害反应机理,采取各种科学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水泥中C1的主要来源水泥中的C1-主要来源于水泥自身(水泥熟料、混合材)和水泥中掺入的外加剂。有人认为水泥自身的Q-主要来源于混合材,其理论根据是因为熟料已经过水泥窑内的高温燃烧,其中CI-已被挥发。针对这一观点,我们将NaCI在高温炉中进行了灼烧试验:在810NaCI固体开始变成熔融状,840。C全部变为熔融体,在1400。C恒温灼烧30分钟,其损失量只有12.72%。虽然旋窑内最高温可以达到170(C1800(立窑内最高温度一般为1350。C1450),但它的尾气离开最上端旋风预热筒的温度只有320350,而在低
4、端两级旋风预热筒内温度一般为750C87(C,并在这两级旋风预热筒内物料易发生粘堵现象,我们认为这与MC1X在该温度范围内变成熔融体,增加了物料的黏度有关。上述情况表明,C1-在熟料燃烧过程中不可能大部分地挥发掉,即使有挥发也只是相对很少的一部分。止匕外,我们对全国不同地区的多家水泥企业生产的熟料及使用的混合材进行了C1-检测分析,结果显示熟料中CI-为0.011%0.053%,混合材中Q-为0.005%0.012%。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水泥自身的C1-在一般情况下主要来源于熟料。而除了水泥自身的Q-外,水泥中CI-的另一个主要来源是水泥外加剂。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助磨剂、增强剂,这些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泥 氯离子 危害 分析 防治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