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研发与应用.docx
《我国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研发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研发与应用.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从有农耕史以来,人类不断与草害做斗争。除草剂改变了靠人工、畜力和机械除草的状况,以其快速、高效及低成本的优势在现代农业中占据重要地位1。然而,由于新作用靶标化合物发现趋难,除草剂创制进入瓶颈时期。通过育种手段提高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能力,利用过去不能用在目标作物的除草剂选择性防治耐除草剂作物田杂草已成为除草技术的新尝试。基因重组技术为培育耐除草剂作物提供了有效途径2。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把某些生物或人工合成的耐除草剂基因导入受体植物基因组中,使受体表达耐除草剂性状,以此突破生物有性杂交限制。由于转入耐除草剂基因,目标”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提高,故可作为选择性除草剂使用且不伤害作物3-4。20世纪9
2、0年代后期北美和南美地区广泛种植耐除草剂作物从而获得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5。2008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将转基因技术应用于耐除草剂作物育种,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除草剂基因和多个转化体。随着产业化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家政策的完善,不久的将来,耐除草剂作物将被纳入我国杂草治理体系。基于此,本文在概述草害防控对耐除草剂作物需求的基础上,总结耐除草剂作物研发与试验种植成果,论述耐除草剂作物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以期为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目标除草剂使用与管理I是供参考。01、我国草害防控对除草剂的需求1.1 我国农田化学除草现状
3、与问题杂草是引起作物减产的重要农业有害生物之一。据国外文献报道,不除草对作物的产量损失可高达100%6我国田园杂草1400多种,其中造成危害的130余种,恶性杂草37种,区域性恶性杂草96种78。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我国农田杂草常年发生面积达14亿亩次以上,形成草害的面积为7.65亿亩次,平均减产9.7%,而实际生产中,因草害防控不利引起的作物减产远高于上述数字6-9。草害防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除草剂的应用。目前,我国主要作物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的化学除草面积率达100%。2023年,在全国种植业使用量24.8万(t折百)的农药中,除草剂占40%以上。如果离开化学除草,我国粮食安
4、全将没有保障。作物轻简化栽培、除草剂单一和超量使用、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以及地区间贸易增加等原因导致我国农田杂草群落演替加剧,杂草对除草剂抗性和耐受性增强,作物药害频发,从而影响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尤其是难治杂草数量增加和除草剂药害问题对目前的杂草治理技术体系提出了挑战。与20世纪80年代杂草普查结果相比,我国农田杂草具有区系种类多样化、杂草群落结构复杂化和难治杂草种群密度增加等特点1。例如,北方玉米田连年使用烟喀磺隆、莠去津等除草剂,部分田块以由马唐+稗+反枝览、龙葵+稗十马唐和铁黄菜+马唐+稗等为优势群落演变成以鸭跖草、萝摩、野黍、止血马唐、豚草、三裂叶豚草和问荆等难治杂草为优势种9。稻田和
5、麦田杂草对乙酰乳酸合成酶(A1S)、乙酰辅酶A竣化酶(ACCaSe)抑制剂的抗性发展迅速;大豆田中的反枝免等对原口卜琳原氧化酶(PPO)类抑制剂的抗性严重,用目前登记的除草剂推荐剂量防治困难10-11;麦田中的节节麦、稻田杂草稻等分别与水稻和小麦近缘,缺乏选择性除草剂;除草剂药害事件屡屡发生,尤其是连年使用莠去津、咪嘤乙烟酸等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导致后茬只能连作,以上已成为部分地区种植结构调整的限制因素。1.2 草害防控对除草剂的需求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作物田登记使用的是选择性除草剂,其不能完全满足高效、安全的生产需求。(1)目前创制的大部分选择性除草剂杀草谱相对较窄。由于杀草
6、谱的限制,一种除草剂单用或23种除草剂混用,对农田复杂的杂草群落防效仍不理想。例如次豆田主打除草剂精异丙甲草胺、精喋禾灵和氟磺胺草酸等在混用推荐剂量下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好,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尤其是对藜科、蓼科、旋花科和部分多年生杂草效果不佳12。(2)部分除草剂品种选择性指数较低或土壤残留期长影响作物生长。例如,我国登记在玉米田的除草剂有效成分达40多个13,主推产品莠去津、乙草胺、烟嗜磺隆、硝磺草酮及其复配制剂的市场占有量与使用面积均为80%以上9,但乙草胺、烟嘴磺隆对部分玉米品种选择性指数低,存在隐形药害;莠去津对后茬敏感作物大豆、油菜和甜菜等的药害风险凸显。此外,大豆田咪嗖乙烟酸、异草松
7、和氟磺胺草酸等对后茬敏感作物药害频繁发生14。(3)作物轻简化栽培需要配套除草剂。在水稻抛秧、直播,玉米免耕和小麦撒播等种植方式和粗放的管理模式下,杂草防治难度增加,尤其是拟态性杂草发生严重。例如,将水稻直播栽培,稻田中的千金子、杂草稻、李氏禾等发生加重,部分直播稻田中千金子占禾本科杂草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的25%上升至84.2%95.6%10o(4)小宗作物缺乏安全高效的除草剂。因此,生产上迫切需要研发防治谱宽、药效理想、对作物选择性指数高、无土壤残留危害、使用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和环境风险低的除草剂新品种。02、国外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的研发2.1转基因耐草甘瞬作物农药创制是一个高投入、高
8、风险和长周期的过程。据统计,创制一个除草剂新品种需要合成约16万个化合物,投资3亿美元,耗时超过12年15。发现HPPD除草剂靶标16以来,近30年世界上未发现其他新作用机理的除草剂。基于除草剂创制的瓶颈,发达国家把作物田草害的解决方案转向耐除草剂作物的研发,草甘瞬作为目标除草剂成为首选。草甘瞬是内吸传导型非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其主要作用靶标为莽草酸合成途径中的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EPSPS)0由于受到草甘瞬对EPSPS的抑制,经其催化由磷酸烯醇丙酮酸与莽草酸-3-磷酸向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的转变过程停止,植物体内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草甘瞬进入植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转基因 除草剂 作物 研发 应用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