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活 爱劳动》劳动教育课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生活 爱劳动》劳动教育课教学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爱生活爱劳动劳动教育课教学反思在光明区2022年春季学期“名师工作室”(微团队)云课堂线上教学活动中,本人准备了一堂劳动教育系列课(三)爱生活爱劳动。授课结束后,收到了来自“陈建生名德育干部工作室”的队员们和学校同事们的诸多宝贵建议,结合本人上课过程中的体会、课程结束后的感悟,汇总反思如下:1 .授课软件的合理选择。在腾讯课堂和腾讯会议两个授课软件中,我最终选择的是腾讯会议。原因有两点:一是开学初本校统一要求老师使用腾讯会议授课,在学生开启摄像头的情况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捕捉学生课堂表现,及时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学效果比使用腾讯课堂好。二是在使用了一个多月腾讯会议进行授课,各项功能操作
2、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这也有助于提高我的课堂教学效果,节省不少时间。2 .课前资料的精心准备。由于是一个系列的劳动教育课程,在资料收集方面比较容易,之前上过的学做家务劳动、学做西红柿炒鸡蛋课后作业可以挑选作为本节课的素材。劳动教育不是碎片化割裂开来的,只有在系列课程的引导下,学生才能一以贯之地坚持劳动,在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的熏陶和学习下,逐渐培养劳动情感。因此,本堂课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各项课程素材,高质量的课件和丰富的照片、视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堂课下来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参与度高。3 .教学过程的紧密衔接。为了确保课程的高效、流畅进行,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安排了
3、五个环节:聊一聊:设计问答,让学生寻找身边热爱劳动的同学,并用一句话夸夸他,同时也夸夸热爱劳动的自己。学生在夸奖的过程中,既激励了自己更加热爱劳动,也鼓励了其他同学积极参与到劳动中来。看一看:展示学生近期参与家庭劳动的照片和视频,要求学生在看到同学们参与劳动后,回答“ 同学在做 ”,以此激发学生的劳动荣誉感,在同学们的积极回答中,感受到来自同伴的鼓励。填一填:以“他们在为谁劳动”为主线,设计了 “同学、老师、爸爸、妈妈、袁隆平爷爷”五个劳动场景,让学生通过抢答的方式回答他们在为谁劳动。再以“我们在为谁劳动”收尾,概括出“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世界”的劳动内涵,以此明晰“劳动最光荣”
4、这一真理。点一点:在结束以上三个教学环节后,巧妙地以生活与劳动的和谐共进作为本节课的情感升华,并提出“爱生活的人,必定是勤于劳动的人,勤于劳动的人,生活必定是幸福的”观点,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议一议:作为课后拓展练习,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生活中有哪些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从实际出发,积极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去。4 .课堂氛围的和谐融洽教与学是两种个体间发生的知识传递关系,教师的情绪、教师的举手投足、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教法了解的深浅等都直接作用于学生,影响着课堂气氛与授课效果。由于平时跟班级学生相处关系比较融洽,且彼此的习性大家都很清楚,整堂课下来课堂氛围很好,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时落落大
5、方。在“你讲我听、你问我答、你停我思”的学习状态中,与学生配合默契,促使整节课在愉快的氛围中有序进行。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衔接,促使整节课高效、高质量完成。整体上而言,这节课算是比较合格的,但细节部分还可以再提升、改进:首先是课时安排方面需要更加合理安排。设计之初预设的五个环节时间分别为2:5:7:4 :2,由于学生线上回答问题存在卡麦、停顿等意外,导致“看一看”环节耗时较多,“议一议”只能简单提及。其次是课堂语言方面需要更加规范恰当。语言艺术是影响一堂课好坏的关键因素,妙语连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堂课虽然过程比较流畅,与学生互动也很融洽,但在激励性语言方面,赞扬词汇比较匮乏
6、。在学生回答出问题以后,潜意识里担心时间不够,于是简单的用“你回答得真棒”、“你太聪明了”等泛泛之词。鼓励性语言应该有的放矢,有精准的目标,让学生看到来自老师真诚的赞美,而不是感觉老师在敷衍自己,这对学生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接着是育人价值方面需要更加精准捕捉。在“填一填”教学环节中,出示了一张学生在认真写作业的照片,让学生回答他是在为谁劳动。前面的学生回答道:他是在为自己劳动。此时我观察到这张照片的主人公在视频里显现出一种害羞而又跃跃欲试的神情,于是马上点名让他补充,他回答说:也是在为家人劳动,因为爸爸妈妈辛苦一天回来后,看到我在认真写作业,他会很开心。这个回答多么完美!以至于我忽视
7、了它的另一个价值:它已经超脱劳动教育的范围,在家庭情感方面,在思想品德方面,都能起到巨大的教育影响。可惜在“时间可能不够”、“还有同学要说”等因素影响下,未能精准捕捉这一育人价值亮点。最后是课程深度方面需要更加细致挖掘。“填一填”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截图社会上各类人群的劳动图片进行展示,虽然他们的劳动内容和形式不同,但是劳动的结果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家人、社会、国家、世界变得更美好。该环节应该引导学生在不同人群的劳动中寻找共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感触,提炼出劳动的内涵。教师的讲授只能让学生晓其意,而不能领其义。尤其是在“妈妈参加抗疫一线”案例讲解时,如果能让这位医生妈妈的孩子自己来回答,可能理解的劳动又会有所不同,情感也会更加真挚。劳动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更是情感方面的自然流露,深挖劳动背后的情感教育因素,能够提升课堂品质,提升教学品味。劳动教育是一门复杂艰巨但却意义重大的课程,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摸索前行的过程中,需要向专家学习经验,向书籍学习技术,还要从实际生活中汲取灵感。在劳动教育系列课程教学过程中,有来自堂课本身带给我的触动,有来自学生带给我的感动,更多的是来自同伴们带给我的推动,以助于我在今后的劳动教育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逐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