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教学设计.docx
《《寒食》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食》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寒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寒食是唐代诗人韩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唐代常于清明时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唐诗中有很多对寒食节日习俗的描绘,但韩翔的这首传诵最广。诗的大意是: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里的柳枝。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王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整个长安城的美好春景,引人遐思。作者起笔高远,视野开阔,抓住暮春时节典型之景,通过
2、“飞”字和“斜”字,明写花、柳而暗写风,与“东风”相呼应。此外,按古时的风俗,寒食日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还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习俗。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日暮”二字在时间上承接前两句,“汉宫”指的就是唐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以汉喻唐的写法。“传蜡烛”指的就是寒食当日,宫中传赐新火给权贵豪门,“轻烟散入五侯家”表示权贵近臣已蒙受皇恩,表现出一派承平气象。教学目标:1 .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侯”这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想象寒食中描绘的暮春之景,结合时代背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学生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课前准备:1 .了解有关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了解时代背景。2 .制作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今天,咱们就一起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那里寒食节的景象吧。(板书:寒食)二、学习古诗寒食(一)学习生字词,会读诗。(课件视频学习生字)自学“侯”这个汉字。指导学生
4、从意义上区分“侯、候”,用组词法:“王侯”“时候”区分形近字。(二)读熟古诗1、听古诗录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2、师读诗,画出节奏。(三)知诗人,解诗题。1、了解作者韩知。课件出示:韩斓(719-788),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考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翔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2、出示视频: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是古代的重要民俗节日之一,以禁火为标志。有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于“改火”,即每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从而避免陈疾,获得新的生命力。唐代常于清明时
5、节取榆柳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赐给权贵大臣,以示恩宠。寒食节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朝笔下的寒食节。(三)读诗文,解诗词。1 .出示古诗,师读。2 .课件出示“春城、御柳斜、汉宫、五侯、传蜡烛”等词语师向学生介绍词意。春城:指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城里的柳树。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借指唐朝皇宫。传蜡烛:指宫中传赐新火。五侯:这里泛指权贵豪门。(四)读全诗,明诗意。1、出示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解释词语无处:到处,处处。(2)诗句意:春天,长安城处处飘
6、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吹斜。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日暮:傍晚。 散:飘散。(2)诗句意:日落天黑,皇宫里忙着传送蜡烛,蜡烛燃烧时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3、出示整首诗,整理诗意。4、填一填:从诗中()这个词,可以看出是春季,描写了()、()、()等景物。表示时间的词是()。(五)读诗文,悟诗情。1读古诗前两句思考、思考:诗的开头描绘春天长安城怎样的画面?(1)课件出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2)是讲解:“春城”“飞花”点明了暮春季节。“御柳”是皇宫里的风光。作者应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不同的风光特色。这两句诗写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色。暮色临近,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寒食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