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 章节练习2.docx
《小学教学设计 章节练习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学设计 章节练习2.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学教学设计(2)一解析一、单选题1,喜欢深思熟虑的学生属于O答案A,沉思型学习者B,冲动型学习者C,依存型学习者D,独立型学习者考点儿童身心发展概述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儿童身心发展概述的考察2,不属于行为目标的是O答案A,教学对象B,教学方式C,教学行为D,教学条件考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值2分正确答案B文字解析不属于行为目标的是教学方式3,不属于确定教学重难点的要求的是O答案A,吃透新课标B,全面了解学生C,深入钻研教材D,掌握教学方法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考察教学设计的原则4,下列哪种导入方法能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O答案A,以旧引新B,直观导入C,
2、实验导入D,悬念导入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考察教学设计的原则5,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学生学习的O答案A,指导者B,管理者C,参与者D,领导者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C文字解析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6,不属于课题总结类型的是O答案A,系统归纳B,比较异同C,领悟主题D,按点归纳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按点归纳不属于课题总结类型7,不属于作业布置原则的是O答案A,目的性B,针对性C,趣味性D,随意性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随意性不属于作业布置原则8,不属于板书设计基本类型的是O答案A,脉络式B,提纲式C,图表式D,开发式
3、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开发式不属于板书设计基本类型9,不属于综合课程的类型的是O答案A,学科本位B,社会本位C,儿童本位D,教师本位考点教学设计的原则分值2分正确答案D文字解析教师本位不属于综合课程的类型10,“浪漫自由主义经验课程”由O答案A,卢梭B,杜威C,克伯屈D,威尔考点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分值2分正确答案A文字解析“浪漫自由主义经验课程”由卢梭提出四、简答题1,简述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考点教学设计的概念分值10分正确答案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的来源十分广泛,概括起来,主要有:(1)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2)对己有教育理论的质疑。(3)对教育文献信息的分析。(4)教育科学
4、研究规划。文字解析考察研究课题的主要来源2,简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考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分值10分正确答案(1)课题(2)教学目标(3)课型课时(4)教学内容(5)教学重点和难点(6)教学方法(7)教具(8)教学过程(9)作业布置(10)板书设计文字解析考察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3,简述教案设计类型考点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内容分值10分正确答案(1)新授课教案(2)复习课教案(3)实验课教案(4)检查课教案文字解析考察教案设计类型五、综合题【案例1】给予是快乐的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
5、轻轻地摸一下,满脸羡慕的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希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d6u)一圈吗?”“当然,我非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
6、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了,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
7、人快乐的。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参考答案】问题(一):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予,学会帮助别人,并从中体会给予的快乐。问题(二):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给予、羡慕、兜一圈、富裕、不由自主、饶有兴趣”等词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教学设计 章节练习2 小学 教学 设计 章节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