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酰肼类杀虫剂及对小菜蛾的防治研究进展.docx
《双酰肼类杀虫剂及对小菜蛾的防治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酰肼类杀虫剂及对小菜蛾的防治研究进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菜蛾P1ute11a.Xy1oste11a(1.),属鳞翅目(1ePidOPtera)菜蛾科(P1ute11idae),具有生命力旺盛、繁殖能力强、世代周期短、世代重叠等生物学特性,是十字花科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危害十分广泛。小菜蛾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每年发生代数由北向南不断增多,一般在420代不等。小菜蛾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可分为3类:全年繁殖区(Year-roundbreedingregion,YBR)、冬季滞育区(Winterdiapauseregion,WDR)和夏季繁殖区(SUinmerbreedingregion,SBR)O现阶段防治小菜蛾最有效的方法仍为化学防治,每年全世界用于小菜蛾
2、治理的费用高达4050亿美元,但由于农药长期不合理使用,使得小菜蛾对大多数杀虫剂都产生抗药性,对治理造成了严重困难。2004-2009年广东不同地区的小菜蛾对杀虫单等(沙蚕毒素类杀虫齐Q的抗药性逐渐升高,最高达到了129.1倍;田间种群对辛硫磷等(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达到15.240.5倍,粤中地区的小菜蛾对氟咤腺等(苯甲酰腺类杀虫剂)抗性水平达到157.3倍。陕西宝鸡地区小菜蛾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氟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在20122013年为113.00-161.87倍。本文讨论在使用和研究方面较为小众的一类药剂双酰月井类化合物(diacy1hydrazines)0双酰
3、脱2类杀虫剂是蜕皮激素受体激动剂类杀虫剂,根据杀虫剂抗性工作委员会(InSeCtiCideResistanceActionCommittee,TRAC)的分类,将其与保幼激素类似物、几丁质合成抑制剂、双翅目昆虫蜕皮干扰剂(灭蝇胺)和乙酰辅酶A竣化酶抑制剂等5类杀虫剂划分为昆虫生长调节剂(Insectgrowthregu1ators,IGRS)OIGRS区别于其他传统神经性杀虫剂,被认为是对环境安全且对非靶标生物低毒的绿色杀虫剂类型。本文就双酰月井类杀虫剂发展历程、主要种类、作用机理以及在防治小菜蛾方面的应用进行总结,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并为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01双酰肿类杀虫剂发展历
4、程及主要种类双酰肿类杀虫剂目前主要有4个品种,即环虫酰脱(ChromafenOZide)、氯虫酰朋1(Ha1ofenozide)、虫酰朋(tebufenozide)和甲氧虫酰肿(methoxyfenozide)。关于蜕皮激素受体激动剂研究者最初研发了抑食期2(RH-5849),但由于其效力低下所以没有商业化生产使用。随后在RH-5849的基础上,又研发了3种双酰脏类杀虫剂,分别是虫酰脱(RH-5992)、甲氧虫酰朋(RH-2485)、氯虫酰明(RH-0345)。这3种化合物均投入商业化生产,其中虫酰脏和甲氧虫酰肿对鳞翅目害虫有效,氯虫酰肿对鞘翅目和部分鳞翅目害虫有效,并且该类杀虫剂对寄生蜂Hy
5、posoterdidymator、岛弯尾姬蜂Diadegmainsu1are(Cresson)s黑刺益蜡Podisusnigrispinus等天敌毒性较低。2000年日本的学者研发出对鳞翅目害虫有生物活性的环虫酰脱(ANSTI8),2005年中国学者研发出吠喃虫酰阴(JSTI8),均投入市场使用(见图1)。目前这5种双酰肿类杀虫剂中虫酰月井和甲氧虫酰肿在国内以及澳大利亚、加拿大、欧盟、美国和新西兰有登记,环虫酰脱在国内和欧盟有登记,味喃虫酰肿仅在我国有登记,而氯虫酰肿在以上提到的任何国家都没有登记。图1双酰脐类杀虫剂近年来,研究者仍在大力开发创制新型的双酰股类化合物,如Wang等发现含1,2,
6、3-喋二嘤的N-叔丁基-N,N-双酰股类化合物对小菜蛾有很好的杀虫活性。1iU等发现N-烷基-N-2,4-二氧-3,4-二氢喀咤-1-双酰肿衍生物对斜纹夜蛾的1C50达到23.2mg/1。胡崇波等发现N-叔丁基-N-(2,6-二氟苯甲酰基)-2-氯烟酰脱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是虫酰肿的1.5倍,为后续研发出具有更高活性的双酰脱化合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Jiang等发现111-27(N-(2-甲基苯乙基)-1-苯基-1,4,5,6,7,8-六氢环庚c毗嗖-5-甲酰胺)具有良好的杀小菜蛾活性,通过分子对接模拟发现其能够与昆虫蜕皮激素受体(ecdysonereceptor,ECR)和几丁质酶相互作用,为研
7、究新型双靶标TGRs了提供思路。Hu等发现1-苯基-4-鼠基-5-氨基毗噗类化合物兼具PxEcR-PxUSP结合活性以及生物活性,可以作为ECR新配体。随着越来越多的先导化合物被发现,利用现代分子模拟对接以及构效分析等技术对这些先导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不断优化,将为蜕皮激素受体激动剂类杀虫剂提供后备药物,以防该类杀虫剂被淘汰。02双酰肿类杀虫剂作用机理概述在昆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其外骨骼的存在,使得蜕皮这一过程变得尤为重要。蜕皮激素为昆虫蜕皮过程中主要的调控激素,蜕皮激素除调控昆虫蜕皮外,还对虫卵孵化、化蛹和羽化等过程起到一定作用。蜕皮激素,由昆虫前胸腺分泌再转化为20-羟基蜕皮酮(20-hy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双酰肼类 杀虫剂 小菜 防治 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