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名词解释1.发散思维2.问题解决3.定势4.智力5.创造力6.算法式策略7启发式策略二、填空题1 .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和三个特点。2 .信息加工心理学家把解决问题分为、._、.和四个步骤。3 .成功智力包括:、O4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类智力至少包括以下七种类型:、。5 .问题包括、四个成分。6 .问题解决有以下特点:、。rirggg二、IS拜题1 .关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高智力者其创造性也高B.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智商C.低创造性者其智商可能高也可能低D.创造性与智力是一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
2、相关的线性关系2 .下列陈述中不正确的是()A.知识技能是创造力活动的基础8 .创造力与人格有密切关系C.创造力体现在创造过程中D.创造力与发散思维没有本质区别3.关于与潜艇作战中如何确定其海下位置的问题,研究者借鉴蝙蝠飞行情境中的导航机制发明了声呐,这是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采用了()策略。A.手段目标分析B.反推法C.类比法D.爬山法4.关于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关系,正确的是()。A.两者各有其心理学含义B.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C.问题解决能力与能否付出努力有关D.问题解决不会促进创造力的发展四、判断题1试误式解决问题是动物解决问题的特征,而顿悟式解决问题则是人类解决问题的特征。2 .阅读和写作都
3、可以看作解决问题过程,所以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用广义的知识的掌握来解释。3 .高创造性者必有高水平的智商,反之亦然。4 .新手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用于问题表征的时间一般多于专家。5 .思维定式总是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6 .学生学习了某种类型的解题规则,然后将学到的规则应用于新的情境,这种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学习。7 .广义地说.桑代克的迷箱实验中的猫学会了逃出迷箱,则猫解决了问题。8 .解决问题的过程基本上是发现学习过程。9 .专家解决问题时由于存储了大量的程序性知识,所以他们比新手解决问题快而且不易出错。10 .创造是解决问题的最高形式,但人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总会有创造性的表现。I1问题解决是自觉的
4、行为,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特定的目标状态。五、简答题1 .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2 .在思维与问题解决中有哪些策略?3 .如何正确理解创造力?4 .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包括哪些基本过程?六、论述题1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有哪些?2 .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出发点,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问题多种答案的思维。比如要求人们根据“海”字把想到的一切有关“海”字的词组说出来,这时,人们就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想出“海洋”、“海鸥”、“海怪”等等;或对某事件的未来趋势发展作了各种估计、
5、标新立异,这是一种无一定方向和范围、不墨守成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的思维。2 .问题解决:指对问题形成一个新的答案或解决方案。这一答案不是简单应用已经学过的规则,而是对己有的知识、技能或概念、原理进行重新改组,形成一个适应问题要求的方案。3 .定势:定势是由心理操作形成的模式所引起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人们在过去经验的影响下,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在问题解决中,定势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解决类似问题时,倾向采取习惯的方式解决,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消极的影响表现为它限制形成假设的范围,并使所尝试的问题解决方法固定化。4 .智力:智力是一种“能力”,而不是兴趣、爱好等其他非认知领域
6、的心理特性;并非所有的认知能力都是智力,智力是指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5 .创造力: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和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6 .算法式策略:算法就是为了达到目标或解决问题而采取的一步一步的程序。算法式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7 .启发式策略:就是凭借个体己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启发式策略主要有手段一目的分析策略和目标递归策略等。二、填空题1 .变通性流畅性新异性2 .建立表
7、征确定认知操作实施认知操作评价解决结果3 .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4 .多重语言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技能智力人际智力自知智力5 .起始状态目标状态障碍方法6 .问题情境性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性认知操作性,二、选弹翘1. C2.D3.B4.A四、判断题1. 2.3.4.5.6.7.8.9.10.11.五、简答题1 .简述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答: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了关于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乃是个体对内外情景中信息刺激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由以下三部分组成:(1)成分性智力,指个体对初级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包含有三个子成分。第一个是元成分,它是智
8、力活动的高级管理成分,参与智力活动的计划、资源分配、评价、监控以及策略的选择等;第二个是操作成分,其功能是执行元成分的指令,进行各种具体的认知加工操作(编码、提取、应用、存贮等),并同时提供反馈信息;第三是知识获得成分,它负责对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获取。(2)经验性智力,指个体运用既有经验处理新问题时,统合不同观念而形成的顿悟或创造力。(3)情景性智力,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学得的知识经验处理其日常事务、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一理论从人的内部世界、外部世界及经验与智力的关系三个方面来阐述智力的结构,并集中强调了元成分在智力结构中的核心作用,代表着当今智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最近,斯腾伯格又在自己早期智力
9、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智力、成功智力。2 .在思维与问题解决中有哪些策略?答:思维策略是指一般性的较普遍适用的思维方法,它不同于解题思路,但它指引着具体的解题思路。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和鲁滨逊认为,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要把已掌握的简单规则重新组合,对已知命题进行“非直接的”(或没有固定程序的)转化,这种转化受“一般策略”的指引。根据国内外研究,可以将思维与解决问题过程分为表征问题、解答问题、思路总结三个阶段,提出有关的思维策略。(1)表征问题阶段的思维策略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清楚、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题意。对任务的表征有两种,一是内隐表征。即在分析和理解问题的条件、要求、障碍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形成整个问
10、题的结构。二是外显表征。即通过外部行为,如作图、批注等辅助内隐表征的策略。表征问题阶段的策略是: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不要匆忙解答。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把握题意能力的一个重要练习方法是尽可能地在读题之后自拟一个草图(或图式)来表达题目的整体关系。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的基础上判断题的类型。(2)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该阶段的策略有:善于进行双向推理,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顺向推理,同时重视运用未知条件来进行逆向推理。在进行顺向推理时,要注意“充分”使用已知条件。但我们解题受阻时,寻找思路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问自己:“还有哪些已知条件没有用上?”“如何使用这些已知条件?”在进行逆向推
11、理时,主要采取确立“子目标”的办法,帮助我们明确思维方向。在运用子目标时,一定要防止把子目标(未知条件)当成已知条件来思考。所以,在图上应该用不同的记号(或不同的颜色)来区分“推理出来的己知条件”和“推论出来的子目标”(未知),防止把未知条件当成已知条件使用,走上错误思路。克服定势,进行扩散性思维。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思维灵活、从多种角度看问题,从多种途径寻找答案。要善于评价不同思路,选择最优思路进行集中思维。扩散思维只有和集中思维结合起来才是高效的创造性思维。对自己的思路的评价应遵循四个原则。原则之一,最优的思路应能带来更多的可能有用的“推理出来的已知条件”。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从原题的己
12、知条件直接推理出未知条件量,我们必须从原题的已知条件出发,尽可能多地推理新的已知条件,使信息增值。原则之二,最优的思路应有助于使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发生联系。原则之三,必须善于否定和迅速摒弃自己的不正确思路。克服定势的最大障碍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错误思路,或长时间地困囿于一个错误的思路中。原则之四,最佳的思路应是最简洁的思路。(3)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解答阶段完成之后,我们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此后,我们的任务是检验我们的答案是否正确,但更重要的任务是总结我们解题的思路,进行“反思”。主要策略是: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的目的。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
13、。一般来说在解题之前要考虑眼前的题与自己过去解过的题有什么相似之处;但解题之后,则要考虑眼前的这个题和过去解过的题有什么不同。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办法。最好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思路和技巧。3 .如何正确理解创造力?答:(1)我国学者一般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产生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和具有新颖独特成分产品的一种能力品质,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和基础。显然,这一定义主要是根据结果来界定创造力,其判断标准有二:一是产品必须新颖或独特,要么是前所未有,破旧立新(相对历史而言),要么是不同凡俗、别出心裁(相对他人而言);二是产品要么具有社会价值、要么具有个人价值,如果
14、某一产品或设想既无社会价值又无个人价值,我们就只能称其为空想或胡思乱想。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创造力是能力的一种,是人类一种比较特殊的能力。(2)关于创造力是某种单一成分的能力还是具有某种复杂结构成分的综合性能力的问题,人们还没有达到共识。当年吉尔福特强调“正是在发散思维中,我们看到了创造性思维的明显标志”,并以发散思维为指标编制了一套创造力测验,因此,后来许多学者便以为,创造力是发散思维的功能,是它决定了一个人创造力的高低,把创造力干脆等同于发散思维能力。但随着研究的不断进行,人们认识到创造力的这种单因素观点是不符合事实的,虽然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创造力有着更为
15、复杂的心理结构,是一种包含多种智慧品质的综合能力。从横向上看,创造性活动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集中思维,既需要直觉思维,也需要分析思维,需要它们的共同协调;从纵向上看,高度的创造力是敏锐观察力、良好记忆力、生动想像力和独特思维能力等共同综合发展的结果。(3)还需说明的是,人类的创造力并非仅仅表现在科学、科技领域,也并非只是表现在学术领域,在文学、艺术、体育、政治、商务、管理、人际交往等形形色色的领域都有存在,创造力可以表现在人类生活的一切实践活动中。(4)随着创造力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事实上,创造力应该是所有人都共同具有的一种能力品质,并非天才和伟人所独有,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只不过是某个或某些方面创造力高度发展的结果。因此,有人将创造力由高到低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高级层次的创造力是经由长期研究和反亚探索产生非凡创造的能力,这种创造的产生可能会导致某一领域划时代的变革,具有高级创造力的人数量极少;中级层次的创造力是指经过模仿或革新,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重新组织材料加工出具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具有这个层次创造力的人数较多;初级层次的创造力主要是指对本人来说前所未有,但却很少涉及社会价值的创造力,如学生的模型创作、绘画创作和学生的一些独立见解或独特解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