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docx
《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名词解释1.品德2.移情3.道德4.道德情感5.道德行为6.规范认同二、填空题1 .在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指的是个体接受,内化,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一。2 .所谓规范行为即与社会规范要求相符合的,也称。3 .品德结构包含两个组成部分:_、o4 .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包括:、_O5 .社会规范遵从的典型表现是:、o6 .学生品德不良主要指学生或_o三、选择题1 .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的正确陈述是()。A.两者是本质上不相同的东西B.态度是一种比品德更稳定的心理特征C.态度所
2、涉及的范围要比品德大D.品德是态度形成与改变的条件2 .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9岁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属于()。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o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视片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4.有一位儿童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他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去偷的,假如不去偷药,家人会认为他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所以偷了药也会得到原谅”。我们可以认为这位儿
3、童的道德发展处于()阶段。A.惩罚与服从B.朴素的利己主义C.“好孩子”D.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四、判断题1 .仅仅对别人有利的行为还不属于道德的行为。2 .根据皮亚杰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主要要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3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或品德的先决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4 .品德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是同时品德又是行为情境相似性的函数。5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完全取决于教育者的身教与言教。6 .品德是个人性格系统中的重要部分。7 .只有保持人际间互惠的行为才是道德的行为。8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9 .为了使一个原先品德
4、不良的学生不致旧病复发,使他与旧刺激隔离不是最好的方法。10 .对同辈文化的遵从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五、简答题1 .为什么简单地利用奖或惩不能解决儿童的品德不良行为?2 .评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3 .简述品德发展的实质。六、论述题1 .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你有何建议?2 .社会学习论的研究对中小学品德教育有哪些启示?3 .如何对品德不良学生进行纠正和教育?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 .品德:道德品质的简称,在我国又称为德行或品行、操行等等。品德是就个人道德面貌而言,它是社会道德现象在个人身上的反映。道德品质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转化成个
5、人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向在言行中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心理特征。2 .移情:所谓移情指的是个体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无意识情绪体验。移情是自我与道德行为间重要的中介变量,只有当个体能从受困扰的人的角度看待其所处T的情境,他才能明确当事人的情绪所表达的意义,从而产生与此相应的情感体验。在这种移情作用下,个体更易于做出利他的道德行为。3 .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类所特有的现象。道德与法律是不同的。法律虽然也是一种行为的规范,也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但它具有强制的性质,违反法律要受到制裁或判刑,而违反了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受到良心、舆论的谴责。4 .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情感的
6、一种高级形式,它是人们根据社会的道德准则去处理相互关系和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言行举止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它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之一,也是一种自我监督和自我检查的力量。道德情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分类。在道德情感的内容上,可分为公正感、责任感、义务感、自尊感、羞耻感、友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等。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可分为直觉的道德感、形象性的道德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感。5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具有一定道德意义的行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观念)的外在表现,也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个体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认识和情感的一
7、种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确证其道德认识和情感之有无、真假及其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二、填空题1 .社会规范2 .社会行为3 .动机部分6 .规范认同:是个体规范接受的一种自觉形式,是个体出于认知或情感上对规范的一致性反应而产生的趋同心理。要实现规范认同,个体必须首先消除原有经验中的认知障碍与情感隙碍,实现义情沟通,即认知或情感对规范的一致趋同。内化过程社会价值行为需要亲社会行为行为部分7 .社会规范的遵从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内化8 .从众服从9 .违反道德准则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二、选释题1. C2.C3.D4.C四、判断题1. 2.3.4.5.x6.7.8.9.10.五、简答题1 .为什么简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社会 规范 学习 品德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