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docx
《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1 .目的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为了辨识公司范围内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制定此制度。2 .范围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等管理。3 .引用标准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2 公路水路行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暂行办法3.3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3.4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4 .管理职责4.1 公司分管安全负责人批准公司一级危险源汇总表。4.2 安技部负责组织、监督管理公司危险
2、源辨识、风险评价活动,并编制一级危险源汇总表,组织有关部门编制一级应急救援预案。4.3 其它相关部门组织实施本单位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工作,编制本部门应急救援预案。5 .内容及要求5.1 危险源识别5.1.1 危险源分类主要有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及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等方法。5.1.2 危险源识别条件1)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正常态:指正常、持续的生产运行;异常态:指生产的开车、停车、检修等情况;紧急态:指发生爆炸、火灾等重大突发情况。2)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过去:过去的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和未遂事故;现在:作业活动
3、、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维护、改进、报废的安全状态;将来:可以预见的未来作业活动、系统、设备等即将产生的安全状态。3)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4)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5.2 危险源范围5.2.1 道路运输企业危险源辨识主要是对人、车、物、路、环境等五个方面存在的危险因素的识别,具体包括危险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存在的安全风险,根据其风险危害级别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5.2.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指出各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5.2.3 对驾驶员的生理和心理构成危害的外界因素以及对
4、车辆操纵稳定性构成危害的客观因素均构成危险源。5.3 危险源识别方法5.3.1 各部门按作业场所、设备、岗位辨识,并结合现场观察、查阅资料和记录、访谈等进行。5.3.2 各部门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汇总后由部门领导批准,报安技科审定或备案。5.4 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方法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5.4.1 判定准则1)危险性指数大于320的,确定为一级;2)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160但小于等于320的,确定为二级;3 )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70但小于等于159的,确定为三级;4 )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20但小于等于69的,为四级;5 )危险性指数小于20的不列入等级。5.4.2判定方法作业危险性指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安全管理 制度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