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和发展.docx
《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和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和发展.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中国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和发展摘要中国古琴曲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在我国音乐艺术的圣殿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把传统古琴曲改编、移植到钢琴上进行演奏,无疑是其艺术演奏的一种尝试,不仅承载了古琴音乐的艺术魅力,而且以立体化的多声部思维方式将我国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便是其中的精品。关键词钢琴曲梅花三弄继承发展目录引言一、梅花三弄的创作背景二、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一)对创作技法的继承(二)对审美意境的继承三、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传统音乐风格的发展(一)节拍速度的体现(二)调性上的变奏(三)民族化和声的体现四、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演奏体
2、会(一)音色的处理(二)节奏的处理(三)踏板的运用结论致谢语参考文献引言在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毫无疑问,其中最明亮的珍珠便是传统音乐文化,而这颗璀璨的明珠更是成为当代作曲家进行创作与改编的源泉,其中有不少的传统音乐被改编为钢琴曲,这些改编的曲目不仅被广大的人们群众所喜爱、欢迎,更是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授课教材与必修曲目,其中的一首代表作是王建中先生改编的钢琴曲目梅花三弄。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原作是古琴曲梅花三弄为基础,在尊重原曲的前提下,王建中先生从钢琴曲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神韵。一、梅花三弄的创作背景梅花三弄又名为玉妃引或梅花引,它是我国传统音乐中少见的佳作,与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
3、、广陵散等并称为十大古曲。据史料记载,梅花三弄最早的时候是由东晋时期的桓伊所奏的一首笛曲,而到了唐代,又有著名的古琴大师颜师古改为同名的古琴曲,流传至明代,朱权又把梅花三调改名字为梅花三弄并收录进神奇秘谱之中。这首古琴曲采用借物咏怀的手法,通过对梅花的洁白、芬芳、耐寒等特征的描述,来歌颂那些如梅花一样具有高尚节操的人。之所以成为梅花三弄,是因为这首曲子从音乐结构来讲,使用了循环再现的创作手法,整段主题前后被重复了三次,才有三弄之名。到了1973年,这是一个特殊、动荡的历史时期,王建中先生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古琴曲梅花三弄中梅花的那种高贵品行为基础,结合毛泽东的咏梅一词,改编完成了钢琴曲
4、梅花三弄。二、钢琴曲梅花三弄对传统音乐风格的继承(一)对创作技法的继承五声调式是中国的民族调式,是用五个音“宫、商、角、徵、羽”来进行创作,民族调式中还加入偏音的六声、七声调式,梅花三弄是一首纯粹以五声调式为基础创作的旋律,作品中梅花主题的三次出现,调式分别在F宫、E宫、#F宫上,在钢琴上进行多次调性的变化,丰富了琴曲中调性的单一化,展示了钢琴十二平均律所造成的转调的自由性,同时,五声调式的民族韵味又贯穿其中,作曲家在五声调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钢琴多声思维的特点,加入了多声部的写作手法和丰富的织体,使得民族化的音调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多声织体的写法也体现出王建中的创作特点,加入了更多五声调式以
5、外的附加音、调式外音,使五声调式更加富有充实感和立体感,在新颖的同时又不失民族韵味,王建中以扎实的创作功底展示了五声调式也具备宽广的多声写作。古琴是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之中的典范,最能体现出我国深厚的传统音乐底蕴与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借鉴古琴音乐,利用钢琴语言的立体化、多声化,在借鉴、继承、吸收古琴乐曲传统的创作技法的同时,更加注意了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王建中先生根据古琴曲梅花三弄改编的钢琴曲是成功的,但是与古琴曲相比,二者仍有些异同点。在意境反映方面,艺术作品中可以理解为情与景的融合,情景交融的方式具有抒情含蓄、意在言外的特色,这种境界在钢琴改编曲梅花
6、三弄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王建中先生把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意境巧妙地与毛泽东咏梅这首词的意境结合在一起,钢琴曲在古琴曲梅花三弄旋律的基础上,再现并发挥了原曲的艺术内容,以丰富的钢琴织体将原曲的精神内涵作了更进一步的阐释,这一点是非常成功的。改编曲梅花三弄虽然在循环体曲式、双主题、四插部、引子、尾声等段式结构基本保留了古琴曲的原作特点,但是针对钢琴弹奏和表现力与古琴差距很大,所以对原曲作了适应新内容需要的编排,运用钢琴这一乐器宽广的音域,丰富的和声和复调手法,创造了新的钢琴化织体,使整首作品曲既保留了原曲的审美意韵和文化精髓,又加以发展和创新,这就是王建中独特的创作思维和写作手法。我们在演奏王建中
7、作品的时候,应该注意对他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表达作者的意图,例如在演奏旋律,尤其是多音旋律时,注意指法和手腕的运用,这和西洋大小调的作品弹奏是有很大不同的,在模仿古琴音色的部分,要注意踏板的正确使用,触键、音色的细腻处理和控制,”内得于心,外应于器”应该是弹奏中国作品的原则,我们要追求的是:弹出意境、弹出韵味。(二)对审美意境的继承我国传统乐曲创作讲究气韵与意境,“气韵”是中国音乐审美中的一项重要标准,“气”是指中国文化特有的气脉、气感,是指形象鲜明生动;“韵”是指意味悠长含蓄。钢琴曲改编梅花三弄所表现出来的音乐内容与我国传统音乐审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它把古琴曲所强调的那种“气韵”,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梅花三弄 钢琴曲 中国传统 音乐风格 继承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