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家的用人之道.docx
《中国兵家的用人之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兵家的用人之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兵家的用人之道1.敬贤任能,大业必成(1)世不绝圣,国不乏贤(2)贤者所适,其前无敌(3)开国承家,小人勿用2.识贤选将,不可貌相(1)选拔将帅的标准(2)将帅常犯的错误(3)表里不一的假象(4)考能选将的方法3.用贤护贤,诚信当先(1)用人唯贤,举贤唯用(2)因能授职,各取所长(3)授之以命,施之以信(4)君主患军,乱军引胜中国兵家的用人之道人才乃兴业之本。在人事管理上,用人得当与否,对于事业之成败、兴衰,关系十分重大。在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军事理论著作中,记载着中国古代兵法关于用人之道的丰富知识和精辟论述。这些知识和论述,是中国古代数千年间,关于管理和决策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的概
2、括总结。其中,有许多道理,诸如敬贤思贤之道、识贤举贤之道、用贤护贤之道等,对于当代乃至未来的人才管理和事业发展,都有一定的方法论价值。敬贤任能,大业必成正确认识人才的价值,并树立尊重人才的观念,是选拔和任用人才的首要前提。中国古代的兵书,从不同的角度反免地强调了这一识贤、敬贤的道理。1 .世不绝圣,国不乏贤中国兵法倡导以忧国思贤之利,而戒之以忘贤国危之弊。相传由战国时期吴起所著的吴子一书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武侯尝谋事,群臣莫能及,罢朝而有喜色。起进曰:“昔楚庄王尝谋事,群臣莫能及,退朝而有忧色。申公问曰:君有忧色,何也?曰:寡人闻之,世不绝圣,国不乏贤,能得其师者王,得其友者霸。今寡人不
3、才,而群臣某能及者,楚国其殆矣!此楚庄王之所忧。而君悦之,臣窃惧矣。”于是武侯面有惭愧之色。(吴子卷上图国第一)其意思是说,魏国君主武侯曾经和群臣商议国事,群臣的见解都不如他,退朝之后武侯因此而面带喜色。吴起进谏说:“从前楚庄王曾经和群臣商议国事,群臣的见解都不如他,退朝之后他因此而有忧色。申公问他:君主面带忧色,是何缘故呢?楚庄王说:我听说世上不会没有圣人,国家不会缺少贤人,能够得到他们做自己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能够得到他们做自己朋友的人可以称霸。现在我没有什么才能,而群臣还不如我,楚国可真是太危险了!这种情况是楚庄王所忧虑的事,而君主您却为之喜悦,我私下可真是感到忧惧呀。”于是,吴侯感到非常
4、惭愧。这里所说的楚庄王,就是号称“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那位楚国君主。他曾经继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之后,争得了霸主地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 .贤者所适,其前无敌孙武曰:“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J(孙子兵法卷下地形第十)孙子把能够做到前进步为追名求利、后退不怕找来罪名,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人民而利于国家的贤能之将,称作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在托名为黄石公(又称圮上老人)所著的三略一书中,又把将帅之才称之为国家的命脉,因为他们能够克敌制胜,国家才能安定。所谓“夫将者,国之命也。将能制胜,则国家安定。”并进一步指出:“所任贤,则敌国震”、“贤者所适
5、,其前无敌。故士可下而不可骄二(三略卷一上略)就是说,重用了贤能之士,帝国就会为之震惊。适合于贤能之士发挥其才能的国家,就会所向无敌。所以,对待贤能之士,一定要谦恭而绝不可傲慢0尉缭子卷一战威第四:“举贤任能,不时日而事利J只要能够选用贤能之士,不一定非要选择良辰吉日,也会办事顺利。六韬卷三龙韬奇兵第二十七:“故将者人之司命,三军与之俱治,与之俱乱。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将帅是军队的主宰。将帅贤能,军队就严整;否则,军队就混乱。能够得到贤能得奖帅,就会兵强国昌;否则,就会兵弱国亡。在中国古代兵书中,还把从事管理的贤能之士,视之为英雄人物和国家的骨干力量。三略卷一上略:“国富
6、而家嫔,然后选士以司牧之。夫所谓士者,英雄也。故曰,罗其英雄,则敌国穷。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得其干,收其本,则政行而无怨。”国家富足、家庭快乐了,然后选拔出贤能之士去管理他们。所谓贤能之士,就是英雄人物。所以说,能够收罗贤能之士,敌国就会陷于困境。英雄是国家的骨干,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得到了骨干,把握了根本,政令就会顺利通行无阻,百姓就不会有怨言,即可以收到政通人和之效。又曰:“将能思士如渴,则策从焉。夫将拒谏,则英雄散。”将帅能够思贤如渴,就会使胸怀策略之士前来归从,并能接纳其良策。反之,如果将帅拒绝其良策,英雄豪杰就会立三而去。3 .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周易师卦,是六十四卦中关于军
7、事问题的专卦。其中,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用人之道。其卦辞日:“师,贞,丈人,吉无咎.”贞者,正也。丈人者,德才兼备、老成持重、练达时务者也。师者,众也,兵也。用师之道,在于得正与选将。不得其正,则师出无名;不择其将,则将不知兵。得其正而又择其将,则有战胜攻取之吉而无穷兵艘武之咎。师卦上六爻辞曰:“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战争结束之后,君主颁布论功行赏的命令,战功大者封国为诸侯,战功次之的承家为卿大夫。在以爵位封赏功臣的时候,有一条原则要小心谨慎地执行,这就是:若是心术不正之小人立了战功,可以给与其一定的物质奖赏,而不可以让小人开国承家、掌握权力,不可授小人以参与国家政事之机会。这一举贤、防
8、奸的用人原则,在其他兵书中也多有涉及并有进一步的论述。三略卷一上略曰:“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喜爱贤者而不晋升他,讨厌恶人而不辞退他,会使德才兼备的人隐蔽退位,而让不三不四的人当政掌权,这样一来国家就要深受其害了。又曰:“佞臣在上,一军皆颂,引威自与,动违于众。无进无退,苟然取容。专任自己,举措伐功。诽谤圣德,诬述庸庸。无善无恶,皆与己同。羁留行事,命令不通。造作奇政,变古易常。君用佞人,必受祸殃J奸佞之臣当权,全军都会指责,他们依仗权势满足自己的私欲,动辄违背众意。他们进退与否没有自己的见解,一切都看上级的脸色行事。他们刚愎自用,夸功自傲。诽谤品德高尚的人,诬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兵家 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