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路径.docx
《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院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路径.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一、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中风病(TCD编码:BNG08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编码:163)(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年)。(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k2.疾病分期(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3 .病类诊断(1)中经络: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4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见附件)。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临床常见证候:痰蒙清窍证痰热内闭证元气败脱证风火上扰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阴虚风动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见附件)、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中风病(脑梗死)。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为W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中风病(TCD编码:BNG080
3、)和脑梗死(ICDTO编码:163)的患者。2,病期属于急性期3:患鲁同时总有i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由脑肿瘤、脑外伤、血液病等引起的脑梗死患者可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凝血功能检查。(4)血压、心电图。(5)胸部X线透视或胸部X线片。(6)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必要时选择加做颅外段)。(7)血管功能评价(颈动脉B超)。
4、(8)头颅影像学检查(CT或MRI)。2 .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头颅MRA.DSA或CTA、C反应蛋白、超声心动、高同型半胱氨酸、D-2聚体、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理测评及智能测评、双下肢血管B超等。1 .辨证%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中脏腑:醒神开窍为主,按照阳闭、阴闭分证论治,及时扶正固脱。(2)中经络:以活血通络为主,辨证予以平肝、清热、化痰、通腑、益气、养阴等法。2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3 .针灸治疗:生命体征平稳后可尽早应用针灸治疗,可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4 .推拿治疗:根据不同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5 .中药熏洗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
5、。6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香疗、蜡疗等。7 .内科基础治疗:主要包括呼吸功能维持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血压血糖的调整、颅内高压和脑水肿、合并感染及发热的处理原则与方法等。可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8 .康复训练:病情平稳后尽早进行康复训练。9 .护理:辨证施护。(九)出院标准1 .病情稳定,主要症状有所改善。2 .病程进入恢复期。3 .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4 .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的康复方案和二级预防方案。(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 .病情加重,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2 .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内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院 缺血性 中风 急性期 临床 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