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5400字(论文)】.docx
《【民法典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5400字(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法典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5400字(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民法典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目录第一童引言第二章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界定12.1 消费者的概念12.2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界定范围2第三章民法典时代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33.1 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范围过于狭窄33.2 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消费者个人信息33.3 行政监督主体不明确33.4 对侵权人处罚力度不够4消费者不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4第四童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完善54.1 制定单独的法律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54.2 明确监督主体54.3 加强行业自律64.4 消费者重视个人信息保护6第五章结语6参考文献7第一章引言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革命为个人信息的获取
2、、处理、分析、使用和交易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捋个人信息置于危险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不仅关乎着消费者个人的利益保障,还可能涉及公共利益,影响社会发展。虽然民法典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民事法律依据,确保了消费者作为特殊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民事权利。但民法典实施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仍面临诸多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制度和措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周密地对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保护。第二章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界定2.1 消费者的概念关于消费者的概念,学术界通常考察消费目的,如果是为了生活消费则属于消费者,反之不属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下文简称消法)中没有明确“消费者”是否包含法人,
3、也没有限定只能是自然人。根据法律谚语“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消费者。2.2 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界定范围就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定义来说,学术界还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消费者个人信息的界定模式通常被包含在个人信息的界定范围中。所以,要想理解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先明晰个人信息的定义。在全世界不同范围内,主要有两种模式对个人信息进行定义,第一种为概括定义模式,指不枚举特定的类型,而是简单的概括各个类型的特征。采用概括定义模式的有英国、法国、中国香港等。第二种为列举定义模式,是指对各个类型进一步加以具体、形象的阐释。采取此种模式的有美国、中国台湾等。个人信息的内容非常广泛,很难仅通过概括定
4、义来确定,在实践中很容易产生过于狭窄或过于宽泛的法律解释。在今后的相关立法中应采用第二种模式对个人信息进行界定。目前,在个人信息范围和内容的界定上,学术界存在不同看法,学者黄薇在其主编的著作中指出主要有三种观点,1.“关联类型说”,该学说认为与个人存在一定联系的信息都属于个人信息;2.“隐私权类型说”,该学说从隐私角度界定个人信息,将其归属于隐私权范围;3.“识别类型说”,该学说强调个人信息不仅与特定的自然人存在明确的联系,还可以根据此信息直接识别或经过处理分析间接识别到该特定的自然人。本文认为“关联类型说”揩非个人信息也包括在其中,扩大了个人信息的范围,不能准确地反映个人信息的基本特征;“隐
5、私权类型说”侧重于个人隐私,即个人信息中涉及私密问题不愿透露他人知晓的,但这只是个人信息中的一部分,导致个人信息的范围被限缩;“识别类型说”是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的通说,强调可以识别具体自然人的所有个人信息,更全面的涵盖了个人信息的范围。我国民法典对个人信息范围和内容的界定上采纳了“识别类型说”观点。结合消法的消费者概念以及对个人信息范围界定的理解。笔者认为,消费者个人信息是指为生活所需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个人存在联系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手机号码、通讯地址等,以及经过处理、分析、使用形成的,可以识别出特定消费者的其他信息,如个人喜好、支付价格、支付习惯等。黄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6、法典解读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208.第三章民法典时代我国消费者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3.1 消费者和个人信息的范围过于狭窄消法以“为生活消费”的消费目的考察是否属于消费者是过于狭窄的。社会生活瞬息万变,也促使人们转变消费观念。对于部分消费者来说,购买商品或服务并不只是出于生活消费需要的目的,更多的是出于投资目的,如购买商品房、购买保险的行为。互联网的普及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使人们更加依赖互联网,投资理财也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交易,“余额宝”“陆金所”“大麦理财”“首证投资”等投资平台也应运而生。根据法律解释方法中的“文义解释”可知,这种购买商品房、购买保险以及利用网络来投资的行
7、为并不属于“消费者”行为。从生活经验及司法实践来看,以消费目的考察是否属于消费者是过于狭隘的。此外,个人信息应当包含哪些内容也是有争议的,在个人信息的范围界定上,民法典第1034条的规定没有考虑到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这一规定是过于狭窄的,没有涵盖目前技术水平下可能存在的所有类型。3.2 缺乏专门的法律规范消费者个人信息我国没有单独的一部法律来定义和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而是分散于法律法规之中,这些法律法规普遍系统性不强,约束力不足,权威性不够。如2013年修订的消法、2014年颁布的网络交易管理办法、2015年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2016年颁布网络安全法、2023年施行的民法典年等。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法典时代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5400字论文 民法典 时代 消费者 个人信息 法律保护 问题 研究 5400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