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出师表》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出师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出师表)是一篇情辞意切、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作者通过表文的方法表达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贞,提出的三条建议,既是安定的措施,也是施政的正理。作者通过表达生平及出师北伐,说明自己“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决心,大方深沉,动人心魄。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作者主张明确,析理透辟,殷切期望之情溢于言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2 .了解“表”的特点,分析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 .学习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4 .了解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言语风格。5 .领会诸葛亮提出三项建议的借鉴意义。(过程与方法)1朗读法。引
2、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根底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6 .商量法。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精神。7 .探究法。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觉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责任感、使命感,引导学生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学重难点1 .重点:(1)在掌握重点字词的根底上理解文章内容。(2)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 .难点:掌握本文寓情于议、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诸葛亮是智慧的
3、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壁“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他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所撰写的(出师表)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类作品的佳作,文章感情真挚,感人至深。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二、文体知识表,古代臣子向君主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言辞往往尊敬、恳切。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里说:“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可见,表的主要作用就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期望。统观众多表文,尽
4、管具体内容不同,但都离不开抒情手法的运用,因此,“动之以情可以说是这种文体的一个根本特征。三、写作背景这篇(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公元227年蜀汉后主刘禅建兴五年)出兵伐魏,临行时写给刘禅的奏章。当时刘备已经去世四年,蜀国和吴国的联盟已经破裂,荆州失守,蜀国实际只占有益州,实力本不厚,再加上连年战挣,国力更加困乏。于是,诸葛亮派人和吴国修好,又亲自领兵平定了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叛乱,稳定了前方即“五月渡泸,深刻不毛”),然后趁魏国君主曹丕身死、魏国大将司马懿被贬的时机,抱着“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的决心,出兵北伐,稳固蜀汉政权、消灭魏国进而统一,复兴汉室。四、学习新课步骤一:诵读课文
5、,整体感知1 .教师示范朗诵课文,要抑扬顿挫、感情丰沛,使学生产生激情。2 .教师领读课文片段,学生跟读,注意句中停顿。3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相关读音,扫清字词障碍。崩殂(cu)行阵hdng)夙夜(SfI)鸳钝(nu)攘除(rng)咨i取(ZOU)陟罚臧否(zhi)裨补阙漏(bi)猥自枉屈(wei)步骤二:译读课文,把握文意1 .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2 .以小组为单位,就难词难句商量交流,力求通畅地翻译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 .教师总结,援助学生理解文句,累积文言知识。(1理解重要词语的词义中道崩殂:中途去世。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引喻失义:说话不
6、恰当。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科条。深刻不毛:深刻到贫瘠、未开垦的地方。庶竭弩钝:期望竭尽自己平凡的才能。斟酌损益:(处理事务)斟酌情理,考虑得失。咨诚善道:询问(治国的)好方法。古今异义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表示商店开始营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感到痛心、遗憾极度憎恨先帝不以臣卑劣卑劣:社会地位卑微,见识短浅言语行为恶劣,不道德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激:感奋激发与“感激相近词类活用以光先帝遗德(名词作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志士之气(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此皆良实(形容词作名词,忠良老实的人)亲贤臣,远小人(形容词作动词,亲近)(形容词作动词,疏远)深刻不毛(名词作动词,生长草
7、木)(4)虚词“以的用法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先帝不以臣卑劣(介词,因为)以光先帝遗德(连词,表目的,来、用来)以塞忠谏之路也(连词,表结果,以致)受命以来(连词,表时间)步骤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 .学生齐读课文。2 .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理清思路。(1)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哪些建议明确:开张圣听;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宫中之事,悉以咨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营中之事,悉以咨向宠;亲贤臣,远小人;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2)诸葛亮是从哪几个方面提出建议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本文陈述的重点是什么明确:这些建议可概括为两大方面:国内政事和北伐之举。从写作背景上看,“修明政治”是早就提出的治
8、国策略,现在重新提出,目的在于为出师伐魏制造良好的条件,使北伐无后顾之忧。诸葛亮此次出师,刘禅只有20岁,不懂得治理政事,如果出师后国内政局不稳,前方必定会受到影响,可见讲治国大计和政事安排正是为了出师北伐。本文陈述的重点是对国内政事的安排。(3)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这三条建议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明确:就国内政事的安排,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这三条建议的核心是亲贤远佞。表文主要是向后主进言的,首揭“开张圣听”,以翻开进言之路。在翻开忠谏之路的前提下,谈执法“平明”,先总提后分述,扣紧“开张圣听的精神。宫中之事,向郭攸之、费祎、董允这些志虑忠纯之士
9、请教;府中之事,向将军向宠请教。最后提出亲贤远佞。三项建议,既独立成项,又相互关联,广开言路是前提,严明赏罚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亲贤远佞,亲贤远佞的思想是贯串全篇的。3 .教师播放(三国演义)中的“出师表片段,学生静观画面,静听诸葛亮自陈,感受诸葛亮的赤胆忠心和谆谆教导之情。五、课堂小结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I,其目的都是期望后主刘禅能认识到只有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大业的道理。作者寓情于议,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之中,用意是使刘禅比拟简单地接受他的建议,从而到达奉劝、告诫的目
10、的,真可谓用心良苦。其中的三条建议是治国方针大计,特别是第三条“亲贤远佞“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这三条建议在今天看来也还是正确的,可供借鉴。六、安排作业1 .背诵课文。2 .这篇表文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请自选角度,表达你的看法。IOO字左右。(如:言语、结构、表达方法等)第二课时一、抽查背诵教师按学号或座位抽查背诵,也可由同学自荐或互荐背诵,然后全班齐诵。二、合作探究步骤一:精读课文,品味言语1 .诸葛亮是如何表述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明确:(1)广开言路。表中说“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宜有商讨之意,说明了自己的“人臣身份;“先帝”一词说明这个主张不是自己擅自提出的,而是为了发扬先帝的美德,
11、这显然是诸葛亮避嫌的低调表现,表达了对后主刘禅的尊重。(2)严明赏罚。表中说“假设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宜字说明了这是自己的主张看法,而“昭字却把一切的功绩送给了文U禅,告诉他:这正是彰显皇帝您的公正严明啊!这样措辞,听者自然易于接受。(3)亲贤远佞。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借古鉴今,情深辞切。先帝和自己闲谈之时“叹息痛恨”一笔,看似无意,实是有意为之,诸葛亮是在告诉刘禅,要与小人疏远,这样才有益于政事。情辞真切,委婉含蓄,妙不可言。三条建议,由势入理,层层递进。由天下局势到国内
12、形势,由历史到现今,委婉道来,使听者易于接受。既为谋臣,又是父辈,说理清楚,情透纸背,读之令人动容。2 .诸葛亮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忠心的(体会言语“感情真挚、委婉低调的特点)明确:1)“不效,则治臣之罪“受恩感激等言语,始终不失臣子的身份,极为得体。13次言及先帝,7次亲唤陛下,恳切而不做作。即使劝言,也用“宜”不宜”等词,可见他始终恪守君臣之礼,言语委婉低调。(2) “臣本布衣”苟全性命”等言语,自述本志,不摆资格,不显架子,只言知遇之恩,抒报答之情,言辞朴实。(3) “亲贤臣,远小人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等言语似乎不是在上表,而是以一个父辈的身份和儿女叙家常,言辞亲切和缓,浓
13、浓忠爱之情让人感激不已。3.小组探讨交流:诸葛亮在推举文臣武将时的高调表现。体会言语的强势)明确:不管是费祎、董允等,还是将军向宠,都是先帝(刘备)的股肱之臣。马上北伐之前,推举文臣武将,毫不谦让避嫌,和前面对刘禅尊敬有加相去甚远,诸葛亮作了虽然含蓄但却强势的表达,以先帝“简拔与称能”促使刘禅必须用这些人。步骤二:赏读课文,体悟感情自由诵读你喜欢的语段,说说你从中感受到了诸葛亮怎样的感情明确:1)“先帝创业未半以塞忠谏之路也。”首先分析形势,心情沉重,一字一顿,缓慢道来;谈及“侍卫之臣、忠志之士时,激奋昂扬,对蜀国的前程豪情满怀;说到劝勉之语时,亲切舒缓,语重心长,以到达促使后主发奋图强之效。
14、(2)“先帝知臣慎重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诸葛亮开始时心情沉重,但并不是快懦;之后充满期望,说明自己鞠躬尽瘁、兴复汉室的决心。以四言句为主,句式齐整,气概充分,抒发出“报先帝、忠陛下的豪情。步骤三:延伸拓展,品评人物学生商量交流,品评人物一一区别历史事实中的诸葛亮和传闻中的诸葛亮。明确: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政治远见,能对复杂的形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规律,定出方针。他在政治上的措施是赏罚严明,恩威并施。其他如开发生产、制造新武器等,都有其历史价值。他还很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主张修身养德,志向高远,这些精神,多可借鉴。传闻中的诸葛亮,已被看成是智慧的化身。但在他身
15、上附加的带有神话色彩的传闻,是不能当作史实来看的。教师小结:封建社会推崇诸葛亮,或由于他助刘兴汉是正统,或由于他受了知遇之恩,一生尽忠,是忠臣的典型。人们今天肯定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对于他的忠,我们应当给予新的内容。例如(后出师表)中说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现在已被给予全心全意为人民效劳的新义。三、课堂小结同学们,“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虽然最终没能够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理想,但是,这篇(出师表)却永远流传了下来,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让杜甫热泪满衣襟,它让陆游深夜挑灯细看,它让岳飞不能自已,挥毫成书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进(出师表),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臣吧!四、安排作业有人说诸葛亮成功地帮刘备奠定了蜀汉政权,和曹魏、东吴分庭抗礼。诸葛亮对刘氏父子的忠心,日月可鉴。但也正是他的忠心,辜负了刘备对他的期望。请结合投影资料,课后再查阅资料,以“我说诸葛亮为话题,谈谈你的认识。投影资料:资料一刘禅曾经说过“政由葛氏,祭则寡人,把朝政根本上都交给了诸葛亮。